據科技領域資深爆料人Mark Gurman透露,蘋果公司正在加速推進名為“Apple Intelligence”的AI戰略布局,其核心產品Siri將迎來自2011年問世以來最徹底的革新。這場變革不僅涉及功能升級,更將重構底層技術架構與交互邏輯,預計2026年3月推出搭載全新能力的Siri版本,而完整生態整合計劃將于同年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正式揭曉。
此次升級的最大突破在于引入定制化大模型技術。蘋果與谷歌達成深度合作,但未采用公開的Gemini API接口,而是要求后者為蘋果私有云服務器開發專屬版本。這種部署方式既賦予Siri更強的網頁內容解析與實時信息檢索能力,又保持了原有界面與交互風格的連貫性——所有AI運算均在后臺完成,確保用戶體驗的穩定性。這種“隱形升級”策略,體現了蘋果對生態一致性的嚴苛要求。
硬件層面,蘋果將同步推出新型智能家居顯示設備。該產品采用模塊化設計,支持壁掛與桌面兩種擺放模式,內置高保真音響系統,定位介于HomePod與iPad之間。其核心功能是作為家庭AI交互中樞,用戶可通過自然語音完成新聞查詢、設備控制、日程管理等操作,尤其強化了多輪對話的上下文理解能力,試圖解決當前Siri在復雜場景下的交互短板。
真正的生態變革將在WWDC2026上演。屆時發布的iOS27、macOS27等系統將全面集成Apple Intelligence能力,覆蓋寫作輔助、智能繪圖、設備自動化等場景,構建從終端到云端的完整智能生態。這種軟硬協同的打法,延續了蘋果一貫的封閉生態策略,但首次將AI能力滲透至操作系統底層。
盡管技術合作已就緒,市場對Siri的復興仍持謹慎態度。過去五年間,Siri因響應延遲、語義理解局限等問題,導致大量用戶流向第三方語音助手。此次升級能否扭轉局面,取決于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私有化大模型的實際運行效率,二是用戶對“老牌助手”的信任重建。蘋果選擇通過深度軟硬整合與隱私保護技術來破局,這種策略既規避了開放生態的數據風險,也延續了其高端品牌定位。
這場由蘋果主導、谷歌提供技術支撐的AI戰役,本質上是傳統科技巨頭對語音交互市場的重新爭奪。若成功實現技術突破與用戶體驗的平衡,或將為行業樹立隱私優先的AI發展范式;若失敗,則可能意味著蘋果在智能助手領域的徹底邊緣化。2026年,Siri的命運與蘋果的AI戰略都將迎來關鍵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