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42次南極科學考察行動近日正式拉開帷幕,兩艘極地科考船“雪龍”號與“雪龍2”號從上海港啟程,共同承擔此次遠征任務。這支由500余名科研人員組成的考察隊,匯聚了國內80余家科研機構及高校的力量,同時吸引了泰國、智利、葡萄牙等十余個國家以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的學者參與,形成了跨國界、跨學科的科研合作網絡。
此次考察任務周期較長,預計將持續至2026年5月。考察隊將依托兩艘科考船的先進設備,在南極海域及大陸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涵蓋海洋生態、冰川動態、地質構造等多個領域。兩船協同作業的模式將顯著提升數據采集效率,為南極科學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支撐。
參與此次考察的國際科研人員表示,南極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其研究數據對理解地球系統演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跨國合作,各國科學家能夠共享資源、交流技術,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考察隊成員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資深專家,也有年輕的研究生,形成了老中青結合的科研梯隊。
據介紹,“雪龍”號與“雪龍2”號均配備有先進的科考裝備,包括深海取樣器、遙感監測系統及實驗室模塊等,可滿足從物理海洋到生物地球化學的多維度研究需求。兩船在航行過程中將保持密切配合,根據任務需要靈活調整分工,確保各項考察計劃順利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