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迎來智能化革新。一款名為“食安AI博士”的智能系統正式接入市場監管綜合指揮平臺,成為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自主研發的科技利器。該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構建食品安全垂直領域大模型,為展會期間的全流程監管提供智能化支撐。
這款智能體突破傳統監管模式,實現跨平臺協同作業。系統同時支持手機、電腦和機器人終端運行,整合專業文獻、歷史案例和實時數據等資源,形成風險預判、評估和處置的完整閉環。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介紹,該技術通過深度學習算法,能夠自動識別潛在風險點并提出針對性防控措施,使監管工作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預防。
在具體應用層面,系統開發出五大核心功能模塊。其中“方案智能制定”模塊針對展會供餐企業數量多、分布廣的特點,通過分析企業歷史保障數據和監管人員能力信息,自動生成最優監管方案。某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過去需要數周完成的保障方案,現在通過系統輸入基礎參數即可快速生成,效率提升超過三成。
風險評估模塊構建了七維分析體系,涵蓋企業資質、管理體系、歷史記錄等關鍵指標。系統通過對比企業歷史數據和現場檢查情況,生成包含七大類風險的評估報告,實現從“事后追責”到“事前預警”的轉變。監管人員演示顯示,系統能在30秒內完成單個企業的風險畫像構建。
針對餐飲行業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系統特別開發了個性化服務功能。供餐企業可免費獲取定制化改進建議,系統根據企業歷史問題記錄和行業共性風險,自動生成包含具體整改措施的管理指南。某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反饋,通過系統提供的動態管理方案,新入職員工的操作規范達標率提升至98%。
該技術已獲得國家版權局軟件著作權認證,標志著我國在食品安全監管智能化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進博會期間,系統成功支撐45家供餐單位、56個保障點位的監管工作,形成可復制的大型活動保障模式。監管部門透露,相關技術方案正在優化升級,未來將推廣至校園餐飲、中央廚房等更多民生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