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前的圓夢園廣場上,燈火輝煌,人潮涌動。三位身著乳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員——指令長張陸、航天員武飛和航天員張洪章,邁著穩健的步伐,從問天閣走出,瞬間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歡呼聲此起彼伏。
“指揮長同志,我們奉命執行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已準備就緒,請您指示!”三位航天員并肩而立,目光如炬,聲音鏗鏘有力,向指揮長報告。隨著一聲“出發!”的指令下達,他們齊聲回應“是!”,隨即轉身,踏上征程,這一幕構成了出征儀式上最壯麗的畫面。
對于張陸而言,這次出征意義非凡。時隔兩年多,他將再次踏上前往“天宮”的旅程。自神舟十五號任務結束后,他始終保持著“歸零心態”,全身心投入到新一輪高強度的訓練中。“我期待再次聽到‘曙光’‘北京’‘天宮’等熟悉的聲音,它們將是我最堅實的后盾。”張陸滿懷憧憬地說。
武飛,作為目前執行飛行任務中最年輕的中國航天員,他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每一個細節都關乎任務的成敗,我必須做到極致,才能不辜負祖國的期望。”在無數次的實踐磨礪中,武飛以堅韌不拔的意志,不斷夯實技術基礎,展現了中國航天員的青春風采與使命擔當。
而張洪章,這位曾是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的航天員,他的飛天之路則充滿了傳奇色彩。2018年,當國家宣布首次從科研人員中選拔航天員載荷專家的消息傳來時,張洪章的飛天夢想被瞬間點燃。“這份事業的召喚,讓我毫不猶豫地投身其中。”經過層層選拔,他終于實現了科學夢想與飛天夢想的完美融合。
出征儀式上,廣場兩側揮舞的國旗和閃爍的熒光棒交織成一條絢麗的“星光大道”,每一束光、每一聲吶喊,都匯聚成對航天英雄最溫暖的陪伴。一名現場觀眾激動地說:“看到他們走出來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沸騰了!他們就是我們中國人的‘追光天團’!”
車隊緩緩啟動,駛向那個即將被火箭烈焰照亮的發射場。在經過航天紀念塔時,現場許多人的目光都隨之凝視。這座名為“探索與攀登”的塔,見證了一代代航天人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不畏艱辛、勇于攀登的奮斗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恰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先生逝世十六周年紀念日。錢老曾言:“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如今,中國航天人用一次次圓滿成功的飛行任務,給出了最堅定的回答。今夜,張陸、武飛、張洪章三位航天員,正要將這跨越時空的問答,親手寫入星空,圓夢星河。
此刻,遠處的發射塔架在燈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座通體透明的瓊樓,在無垠的黑暗中蓄勢待發。千萬人共同守望,期待著一支利箭刺破蒼穹,將中國人的勇氣與智慧,再次鐫刻在浩瀚的星河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