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中國國際廣告節期間,巨量引擎商業安全開放日活動作為分會場同步舉行。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及中國廣告協會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并發表講話,聚焦AI廣告治理領域的創新實踐。會上披露,該平臺今年第三季度已前置攔截84萬余個涉AI違規廣告素材,并首次公開自主研發的多模態大模型技術,該技術可實現90%素材在10分鐘內完成審核,為行業風險防控提供技術支撐。
針對AI廣告存在的違背公序良俗、侵權抄襲、虛假宣傳三大風險,巨量引擎構建了全流程治理體系。平臺商業安全治理標準負責人項韻介紹,通過“精準識別+從嚴處置”雙管齊下,明確要求廣告內容不得虛構人設或利用身份背書。對于違規行為,平臺建立了從預警整改到主體清退的梯度化處置機制,僅第三季度就攔截違規素材超84萬件。同時推出規則學習平臺,幫助廣告主規避合規風險,并聯合公安機關開展常態化反詐行動。
創新技術工具成為治理關鍵支撐。平臺首創的廣告CCR指標(消費者抱怨指數)通過整合用戶評論、舉報、投訴等數據,將負反饋轉化為可視化治理依據。商業安全治理策略負責人郭澤斌透露,該指標實施以來,風險行業廣告準入把控更精準,今年CCR指數下降超40%,用戶對廣告的負面反饋顯著減少。這種數字化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廣告生態的健康度。
在技術驅動層面,平臺展示的交互式審核系統實現三大突破。商業安全產品負責人潘荻介紹,依托自研多模態大模型,審核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75%,90%素材可在10分鐘內完成。系統不僅能自動修復常見違規點供廣告主一鍵采納,還能精準定位違規內容在視頻中的具體時間節點和畫面,并給出詳細拒審理由。這種精細化反饋機制大幅優化了廣告主的投放體驗。
與傳統“判例法”模型不同,升級后的AI大模型采用“條文法”識別邏輯。潘荻解釋稱,該模型通過學習大量案例掌握問題推理過程,能更深入理解規則本質。這種能力升級使審核精度顯著提升,既減少了因案例覆蓋不足導致的誤判漏判,又讓審核結果更符合規則要求。技術驅動的治理模式正在重塑廣告行業的合規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