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應用層領域近日再掀熱潮,由前百度搜索與小度業務負責人景鯤創立的Genspark公司,正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專注于智能體(Agent)開發的初創企業,正在與紅杉中國等機構洽談超過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目標估值突破10億美元,較半年前的A輪估值直接翻倍。若交易達成,將刷新中國AI應用層企業的融資紀錄。
“搜索是過去二十年的終點,智能體才是未來二十年的起點。”景鯤在內部會議上的宣言,揭示了公司的戰略轉向。轉型后僅五個月,Genspark便推出Super Agent智能體套件,定位為企業級AI生產力工具。該系統采用“多智能體混合架構”,可同時調用九種專業大模型、調度80余個內置工具,實現從電話預約、內容生成到流程自動化的全鏈條任務執行。這種“一句話指令,全流程執行”的能力,使其區別于傳統聊天機器人。
財務數據印證了轉型成效。內部資料顯示,新產品上線五個月后,公司年化運行收入(ARR)突破5000萬美元,并入選OpenAI“萬億Token俱樂部”,成為少數能穩定消耗超大規模算力的第三方客戶。盡管網站訪問量在2025年4月達到888萬次峰值后有所回落,6月跌至769萬次,8月回升至845萬次,但資本對其信心未減——單月付費用戶留存率維持在88%-92%,二季度凈現金消耗不足100萬美元,展現出極強的盈利能力和資金效率。
資本的青睞在融資節奏中體現得淋漓盡致。2024年6月,公司完成6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藍馳資本領投,投后估值2.6億美元;八個月后,A輪融資達1億美元,估值躍升至5.3億美元;如今新一輪融資若完成,估值將直指10億美元。潛在投資方包括LG科技風投、日本SBI投資等全球機構,融資曲線呈現指數級增長。
投資人押注Genspark的邏輯清晰:Agent時代的競爭已從模型參數轉向實際效率,而景鯤團隊兼具“搜索系統理解”與“企業服務商業化”的雙重稀缺能力。聯合創始人文桑(MIT博士、前YC創業者)的技術背景,與景鯤的產品化經驗形成互補,使公司既能深耕模型技術,又懂如何讓客戶買單。
全球化布局同步加速。Genspark已在東京、新加坡設立辦公室,將亞洲市場作為第二增長極。這一策略既規避了硅谷的激烈競爭,也契合AI產業重心東移的趨勢。亞洲基金尤其看重其“高自主性智能體”能力——LG、SBI等機構正積極布局AI轉型,需要能深度嵌入企業流程的解決方案。
從挑戰Google的搜索新秀,到Agent革命的代表企業,Genspark的蛻變映射著AI行業的進化路徑:從內容生成到任務執行,從模型競賽到真實產出。當資本追逐的不再是技術概念,而是效率提升的故事時,這家由搜索引擎走出的創業公司,正用行動證明:AI的下半場,屬于讓機器真正“做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