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如何高效解決補能問題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9月27日至29日,以“十年奮進,智啟未來”為主題的2025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在合肥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聯合主辦,吸引了業內眾多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商用車補能模式的創新與突破。

在大會期間,“商用車補能模式探索”主題論壇成為一大亮點。多位行業領軍人物分享了他們對商用車補能市場的前瞻性見解。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指出,商用車電動化進程正在加快,特別是新能源重卡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他強調,補能方式的選擇應緊密結合市場場景,無論是換電還是充電,都需要因地制宜。目前,超級快充在電動重卡補能中占據較大比例,而換電模式則面臨標準化和電池資產互認等挑戰。不過,隨著兆瓦級超充技術的進步,補能時間將大幅縮短,場景應用也將更加豐富。
論壇上,仝宗旗還介紹了商用車超充專委會的籌建情況。他表示,該專委會旨在匯聚生態鏈上的主要企業和機構,共同構建高質量的充換電網絡體系,推動充換電設施的無縫對接和商用車行業的轉型升級。專委會計劃在今年內啟動工作會議,并邀請有志于參與商用車超充生態的企業和機構加入,重點推進重卡充電網絡建設、技術推廣和場景示范應用等工作。
上海啟源芯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事業四部副總經理陳祥璽則分享了零排放貨運廊道建設的實踐經驗。他表示,啟源一直堅持充換電并重的發展策略,但早期以換電為主。隨著充換電站和兆瓦級充電站的發展,電網負荷和土地資源成為制約因素。陳祥璽認為,未來中短途及長途運輸采取換電方式將是一個核心方向。啟源在移動送電和應急補能方面擁有成熟的產品,并致力于打通運管平臺、電池平臺和充換電平臺,打破行業發展瓶頸。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充電網絡全球業務副總裁彭鵬對電動重卡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他認為,未來幾年將是電動重卡行業的黃金發展期。從充電和換電路徑來看,市場已經做出了選擇,目前換電模式占據主流。然而,隨著兆瓦級超充技術的涌現,電動重卡的發展將從封閉場景走向開放場景。華為推出的全液冷兆瓦超充解決方案具有高效補能、互聯互通、適應全域環境和電網適應能力強等優勢,將加速電動重卡的普及和應用。
在補能技術方面,兆瓦級超充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江蘇電啦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鑫表示,車電分離對重卡電動化發展至關重要。一方面,干線運輸的時效性和收益成正比,補能速度越快越好;另一方面,車輛和電池的使用壽命不同,保有方法和殘值處理也需要區別對待。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高立強則認為,商用車電動化已經進入場景化、生態化發展新階段。他指出,交通領域綠色轉型主要有電力清潔化、交通電動化和電力利用高效化三個方向。商用車應用場景的高度多樣化對補能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電流、高倍壓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盡管商用車補能市場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彭鵬指出,目前充電基礎設施存在充電慢、故障率高、網絡不健全等問題,制約了重卡電動化的可持續發展。李鑫則表示,換電站建設成本高、落地難、重卡運輸路線易變以及互通互換互信難等問題亟待解決。深圳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恒杰也認為,新能源商用車補能市場在換電過程中遇到建設成本高、生態協同不足以及充電效率與兼容性等問題,主要表現在標準不統一。
面對這些挑戰,業內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和實踐新能源商用車場景化解決方案。公牛集團新能源渠道總經理崔杰表示,公牛已經布局商用車補能市場,提供全場景補能解決方案。目前,公牛主要有三種合作模式:充電樁和儲能設備產品共用、光儲充一體化一站式解決方案以及融入生態助力發展。萬幫數字能源則通過核心產品自研和核心邏輯自定義,解決光儲充面臨的主要問題,實現削峰填谷、動態增容和電力需求響應等功能。
金茂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濤認為,重卡補能行業布局可能只有未來兩到三年的戰略機遇期。他指出,市場紅利、資本紅利和技術紅利是當前行業發展的三大驅動力。然而,技術紅利的時間窗口只有兩年,商用車補能行業需要超前布局。隨著兆瓦級超充、固態電池等革命性技術的出現,充換電布局將發生深刻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