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行業內外關注的2025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暨博覽會即將拉開帷幕,這場被視為汽車流通領域風向標的年度盛會,將于11月5日至7日在海口國際會議博覽中心舉辦。以“以質馭變 向新而生”為主題的本屆年會,不僅延續了自2008年以來連續16屆的深厚積淀,更通過覆蓋全產業鏈的議題設置與國際化嘉賓陣容,展現出中國汽車產業在變革中尋求突破的決心。

全球汽車行業的目光正聚焦于此。據組委會透露,秘魯、哥倫比亞兩國駐華大使已確認出席,阿聯酋、哈薩克斯坦、新加坡、俄羅斯、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意大利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組織代表、企業高管及專家學者將組成跨國交流團。這場跨越五大洲的智慧碰撞,將圍繞中國汽車文化出海路徑、全球產業趨勢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秘魯大使更在前期溝通中表達了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輸出的濃厚興趣。
創新構建的“展+論”模式成為本屆活動的最大亮點。在占地超2萬平方米的展覽區域,30余家車企將通過沉浸式場景設計,系統呈現中國汽車品牌的文化基因與創新成果。從傳統工藝到智能科技,從設計理念到用戶服務,具象化的文化表達將打破語言壁壘,向世界傳遞中國汽車的獨特價值。與展會同步進行的專題沙龍則聚焦三大戰略議題,構建起理論探討與實踐指導相結合的立體化交流平臺。
首場沙龍以“中國汽車與國際傳播”為切入點,邀請跨國媒體集團負責人與品牌傳播專家,共同破解文化差異帶來的傳播困境。如何在國際輿論場中講述既彰顯中國制造實力、又蘊含人文關懷的汽車故事,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焦點。某歐洲汽車雜志主編指出:“中國品牌需要建立更具溫度的敘事體系,而非單純的技術參數羅列。”

第二場討論圍繞“和合共生”價值觀的全球化展開。當東方哲學遇見現代ESG理念,如何通過產品創新、服務設計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消費體驗?某新能源車企提出的“用戶共創生態”模式引發熱議,該模式通過定制化服務與社區運營,成功在東南亞市場塑造出“科技溫情”的品牌形象。與會專家強調,價值觀輸出需要建立在對目標市場文化特質的深度理解基礎上。
面對定制化改裝市場的爆發式增長,第三場沙龍聚焦經銷商體系轉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改裝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但傳統4S店的服務能力與新興需求存在明顯斷層。某國際咨詢機構提出的“模塊化服務中臺”概念,通過整合供應鏈資源與數字化工具,為經銷商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這場關于生態重構的討論,或將重新定義汽車流通領域的價值創造方式。
作為首次與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同期舉辦的文化活動,本屆盛會通過構建多維度對話場景,不僅為行業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平臺,更在文化輸出與商業創新的交匯處,探索出中國汽車全球化發展的新路徑。當300余位中外嘉賓在海口展開智慧交鋒,這場跨越國界的思想盛宴,正在為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新的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