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計算機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與人工智能專委會聯合主辦、咸陽師范學院承辦的“大模型時代的智能計算論壇”在咸陽師范學院渭城校區弘道樓五層報告廳拉開帷幕。作為第四屆陜西省科協年會咸陽學術周的核心活動之一,論壇匯聚了來自高校、科研機構及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智能計算領域的前沿動態與發展路徑。咸陽師范學院副校長范廣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夏勇擔任論壇主持人。
范廣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以大模型技術為核心,聚焦智能計算領域的創新突破與行業應用,不僅為學科交叉研究提供了展示平臺,也為校地、校際合作開辟了新渠道。他強調,論壇的舉辦將進一步推動陜西智能計算領域的人才培養與技術革新,為區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在主題報告環節,五位知名學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西安交通大學薛建儒教授以“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研究進展”為題,解析了人機協同技術的關鍵突破點與應用場景;北京大學郭耀教授圍繞“人工智能賦能計算機拔尖人才培養—暨‘101計劃’改革實踐”,介紹了“101計劃”的核心建設內容及推廣前景;清華大學高躍副教授聚焦“超圖計算”,闡述了超圖技術的架構原理及其在復雜數據處理中的優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吳金建教授以“面向新一代動態傳感成像技術芯片的智能融合計算”為主題,探討了動態傳感芯片與智能計算融合的技術瓶頸與解決方案;上海交通大學謝偉迪副教授通過“Towards Building Agentic System for Healthcare”的報告,展示了智能體系統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實踐與應用潛力。
圓桌討論環節中,與會專家圍繞“大模型時代智能計算的機遇與挑戰”“跨領域技術融合路徑”“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專家們結合自身研究經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觀點,并針對參會師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現場互動氛圍熱烈。
此次論壇吸引了來自西北工業大學、咸陽師范學院、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咸陽市計算機學會、咸陽彩虹中學、咸陽市數據局、秦都區數據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及師生代表參與。活動通過搭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交流平臺,全面展示了國內智能計算領域的最新成果,為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