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近期在硬件產品線布局上展現出差異化策略,繼上周推出搭載M5芯片的iPad Pro、MacBook Pro及Vision Pro三款主力產品后,市場目光正轉向其長期未更新的"次要產品線"。據供應鏈消息,蘋果計劃在未來半年內對四款非核心產品進行迭代升級,其中三款新品預計將于年內面市。
此次更新涉及的產品線均存在顯著更新間隔:Apple TV 4K自2021年9月發布后已沉寂三年;HomePod mini自2020年10月推出以來始終未有迭代;追蹤設備AirTag 2的上代產品發布于2021年4月。唯一相對較新的Studio Display顯示器,其2022年3月發布的版本也已進入產品生命周期的第三年。
與iPhone、Mac等每年必更的主力產品線形成鮮明對比,這些次要產品的更新周期普遍超出行業常規。以iPhone為例,其數字系列與Pro系列均保持年度更新節奏,Mac產品線雖存在芯片迭代差異,但整體更新頻率也控制在12-18個月區間。即便如M5系列這般側重芯片升級的迭代,也遵循著蘋果既定的產品發布周期。
根據泄露的產品路線圖,首批更新的三款設備將采用漸進式改進策略。新款Apple TV 4K預計升級A16仿生芯片并強化流媒體解碼能力;HomePod mini 2可能增加溫濕度傳感器并優化空間音頻效果;AirTag 2則有望通過UWB超寬帶技術提升定位精度。而計劃于2026年初推出的Studio Display顯示器,或將首次搭載自研芯片以實現中心舞臺等智能功能。
行業分析師指出,蘋果這種"核心產品高頻更新、邊緣產品長期迭代"的策略,既能保持技術領先性,又可控制研發成本。數據顯示,次要產品線貢獻的營收占比不足15%,但通過定期更新能持續維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此次集中更新或與蘋果服務業務增長需求相關,特別是Apple TV+與Arcade等訂閱服務需要硬件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