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郫都區,一座智能工廠正以獨特的“鮮立方戰略”重塑乳業競爭格局。與傳統乳企不同,這里鮮見忙碌的工人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化罐裝設備有序運轉,工程師們則在數智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生產流程。這座“無人工廠”的運作模式,正是新乳業在行業承壓期實現逆勢增長的核心密碼。
走進生產區域,嚴格的防塵措施令人印象深刻:塑膠防塵地面延伸至每個角落,參觀通道與生產區完全隔離,工作人員需經過消毒程序并穿戴防菌服才能進入。透過玻璃幕墻,巨大的儲料罐與縱橫交錯的管道構成一幅科技感十足的畫面,整個生產過程靜謐無聲,卻暗含著強大的數智化動能。
支撐這座智能工廠運轉的,是新乳業構建的“科技研究院+四洲六國科研網絡+技術轉化平臺”三位一體研發體系。在生物科技領域,企業已建成包含2000余株特色乳酸菌的菌株庫,并上線數字化管理系統。旗下技術轉化平臺研發的“FZLL”系列發酵劑,通過菌株差異化代謝和清潔標簽技術,為乳制品營養升級提供了關鍵支撐。
這種科技驅動模式貫穿全產業鏈。從牧場奶源管理到生產工藝控制,從冷鏈配送優化到市場洞察分析,生物科技與數字技術形成雙重賦能。企業設備全周期管理系統已實現冰柜等終端設備的在線管理,訂單線上化率達93.5%。自主研發的“鮮活go”平臺更打通了用戶運營、線上交易與奶站管理的閉環,用戶復購率顯著提升。
市場數據印證著戰略轉型的成效。2025年上半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5.26億元,同比增長3.01%;凈利潤3.97億元,增幅達33.76%。低溫品類表現尤為突出,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其中“活潤”系列憑借質價比、代餐、0蔗糖等創新點實現40%以上增長,“24小時”鮮奶等高端產品也保持雙位數增速。
產品矩陣的持續進化,源于對消費趨勢的精準把握。通過自有乳酸菌開發、酶工程技術等生物科技應用,企業推出“成分無調整牛乳系列”,引進挪威紅牛鮮牛奶,并迭代“初心”控卡酸奶等創新產品。旗下“朝日唯品”“涼山雪”等品牌通過場景化營銷,深化與年輕消費者的情感連接。
這種增長模式突破了傳統乳企的發展路徑。企業構建的八項“鮮能力”體系,涵蓋鮮奶源管理、訂單響應、生產控制、冷鏈配送等全鏈條環節,通過技術突破與供應鏈整合,在保持產品新鮮度的同時實現全國化布局。區域市場的深耕策略與渠道創新形成合力,推動核心業務持續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