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一場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教育變革正悄然興起。今年7月,山東省教育廳聯合多部門發布《山東省“人工智能+教育”實施方案》,為全省教育數字化轉型描繪了清晰藍圖。該方案不僅設定了3至5年的階段性目標,更將52項具體任務分解至各部門,旨在構建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及繼續教育的全方位“人工智能+教育”體系。
作為全國首個省級“人工智能+教育”指導性文件,這一方案的出臺標志著山東在落實國家戰略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自2019年起,科大訊飛便深度參與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范圍覆蓋全省16個地市。特別是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棗莊市市中區、淄博市臨淄區、高密市和肥城市等地,規模化因材施教實踐為“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積累了寶貴經驗。
技術是這場變革的基石。2023年5月,科大訊飛發布基于全國產算力的訊飛星火大模型,并將其率先應用于教育場景。今年1月,具備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訊飛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上線,并在6月的高考數學評測中以140分的高分穩居第一梯隊。7月,模型再次升級,全面賦能教育大模型和智能體,在作業批改、個性化推薦、答疑輔學等核心環節實現能力躍升。
以星火X1為底座,科大訊飛整合21年智慧教育領域積累的海量數據、專業知識體系和行業經驗,打造出全棧自主可控的國產教育大模型——星火教育大模型。這一模型在AI黑板上深度落地,使傳統黑板從板書工具升級為教師的“AI助手”。同時,教育場景的真實數據持續反哺AI模型優化,形成“AI賦能教育”與“教育賦能AI”的良性循環。
2024年1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與科大訊飛、華為合作開展“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中小學智能教師示范研究”。10月24日,三方聯合發布基于“問題鏈”的高中數學智能教師助手,該系統依托優秀教師知識庫和大模型能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輔助教師啟發學生思考。次日,搭載這一系統的AI黑板在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正式亮相,目前已在全國近百個區域落地,打造出上萬個優質教學案例。
在備課環節,AI黑板搭載的星火教師助手成為教師的“智慧大腦”。它圍繞“三新”教學目標,在資源檢索、大單元教學規劃、數學問題鏈設計、課件生成等方面表現突出。教師只需輸入簡單指令,系統即可自動診斷班級學情,精準定位教學重點,并生成包含知識回顧、習題講解等多元資源的教學設計。數據顯示,使用該助手后,教師教學設計效率提升61%,課件制作效率提升64%。
授課過程中,AI黑板通過AI感知-決策-服務閉環,實現從被動輸出到主動服務的轉變。基于OCR識別技術,黑板可識別中英文、數理化公式及立方體等9類手寫要素,并智能推薦數字化資源。科大訊飛自主研發的3D剖分與動態渲染引擎,更讓數學教師能夠即時調用3D動態工具,進行圖形分割和空間變化展示,輔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
虛擬人助教是AI黑板的另一大亮點。在語文課上,學生可與司馬遷、李白等歷史名人對話,還原歷史場景;英語課上,系統能實時評測發音、糾正語法;數學、物理課上,大模型化身劉徽、伽利略等虛擬名師,引導學生思考并追問。課堂實錄與分析功能則全程記錄授課過程,為教師提供多維度的分析報告和優化建議,相當于為每位教師配備了一位AI成長伙伴。
作為基礎教育大省,山東在校生超過1400萬人,其探索路徑對全國具有示范意義。目前,AI黑板已在山東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點上突破、面上推廣”的格局。2022年,淄博市臨淄區與科大訊飛合作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示范項目”,在多所學校構建“教育+AI”教學模式。2023年,棗莊市市中區為全區配備200余套AI黑板,探索出“五環兩翼”等智慧教學模式。同年,高密市630套AI黑板在全市鋪開,教師可通過數字技術將抽象知識具象化,隨堂練習結果實時顯示,助力精準教學。
這些實踐不僅驗證了AI黑板的教學價值,更形成了可推廣的“山東經驗”。從單一產品到區域智慧教育生態的關鍵入口,AI黑板正以課堂為主陣地,將教師、學生無縫連接,融入山東“人工智能+教育”的宏大體系。在齊魯大地,一個更加智能、開放的教育新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