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半導體封測領域,通富微電(002156.SZ)正以顯著優勢領跑行業。今年以來,其股價自低位累計上漲123.38%,遠超長電科技(65%)和華天科技(45.53%)的同期表現,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一成績背后,是公司通過深度綁定AMD、搶占AI算力風口實現的業績爆發。
2025年上半年,通富微電交出亮眼成績單:營業收入達130.38億元,同比增長17.67%;凈利潤4.12億元,同比增長27.72%,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電科技同期凈利潤下滑23.98%,華天科技僅微增1.68%。這種差距源于通富微電與AMD的緊密合作——作為AMD全球最大的封測供應商,公司承接了其80%以上的訂單。
AMD與英偉達的競爭格局為通富微電提供了戰略機遇。盡管AMD在體量上不及英偉達,但其憑借高性價比產品和快速交付能力,在數據中心市場形成“非對稱優勢”。今年10月,AMD與OpenAI達成數百億美元合作并獲得后者10%股權,直接沖擊英偉達在AI加速器市場的統治地位。甲骨文等科技巨頭為降低供應鏈風險,也開始大規模采用AMD芯片,進一步擴大了通富微電的業務空間。
先進封測技術的突破是通富微電的核心競爭力。在芯片制程接近物理極限的背景下,公司通過Chiplet等2.5D/3D異構集成技術,使計算密度提升超40%,有效突破內存限制。這種技術路徑與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提出的“用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理念不謀而合,成為國內算力芯片實現技術突圍的關鍵。
通富微電的全球化布局為其提供了產能保障。通過收購AMD蘇州及檳城工廠各85%股權,公司在江蘇和馬來西亞建立了兩大生產基地。這種“合資+合作”模式不僅確保了AMD訂單的優先供應,還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了單位成本,形成了“高性價比+快速交付”的雙重優勢。
財務數據印證了戰略轉型的成功。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達238.82億元,同比增長7.24%;歸母凈利潤6.78億元,同比激增299.90%。2025年上半年,這一增長勢頭得以延續,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2.85%。AMD各業務線的強勁表現功不可沒——其二季度客戶端業務營業額同比增長67%,游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73%。
在國產化替代浪潮中,通富微電正扮演關鍵角色。其Chiplet技術已與華為海思等國內頭部設計企業展開合作,通過“搭積木”式集成方案,助力國內算力芯片突破技術瓶頸。這種“技術輸出+產業賦能”的模式,使其在服務國際巨頭的同時,也深度參與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升級。
從綁定全球AI算力龍頭到反哺國內產業,通富微電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通過與國際頂尖企業合作提升技術實力,再將積累的能力轉化為服務國內市場的優勢。這種“雙循環”戰略,正推動其從封測環節的參與者向技術標準的制定者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