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信息消費及信息惠民試點城市,成都正以“新基建”為引擎,推動公共交通服務實現數字化轉型。從單一出行工具到“出行+生活”綜合服務平臺,成都公交的變革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智慧升級。
10月13日,成都公交集團宣布其官方APP注冊用戶突破1000萬。自2023年12月上線以來,該平臺通過整合公交、地鐵一碼通乘功能,打通支付寶、微信小程序等支付渠道,并創新推出境外支付乘車服務,為國內外游客提供無障礙出行體驗。數據顯示,平臺累計服務超5000萬人次,單日最高活躍用戶達12萬,日均使用頻次達2.5次。
在民生服務領域,成都公交以精細化設計提升用戶體驗。通過“一站一碼實時公交”系統,市民可精準掌握車輛到站時間;全流程線上化的“失物招領”功能,讓遺失物品找回效率大幅提升;專為老年人和視障人群開發的“關懷模式”,以大字體、語音提示等功能傳遞科技溫度。“1分錢乘車”“暖途歸家”等特色活動累計吸引超百萬用戶參與,讓公共交通真正成為普惠民生的載體。
針對不同群體的出行需求,平臺推出定制化服務:家校專線覆蓋290余條線路,月均服務26萬學生;產業園區通勤專線日均服務上千上班族,有效分流早高峰壓力;大運會期間升級的雙語服務和24小時機場專線,則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流動窗口。這些高頻使用場景背后,是運營方對民生需求的深度洞察。
隨著服務邊界的拓展,成都公交正從“解決出行”向“創造美好”轉型。開通的“蓉火火觀光巴士”“夜游錦江”等文旅線路,將交通服務與城市旅游深度融合;接入的車輛養護、新能源充電等生活服務,則進一步構建起“出行+生活”生態圈。這種轉變不僅是技術升級的結果,更是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探索特大城市可持續交通發展模式的生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