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時代周刊》發布2025年度最佳發明榜單,傳音面向海外市場推出的筆記本電腦TECNO Megabook S14成功入選。這一消息迅速引起業界關注。在過去25年里,《時代周刊》“年度最佳發明”榜單一直被視為全球科創領域的風向標,素有“科技創新界奧斯卡”之稱。然而,對于傳音而言,這不僅是產品設計的榮譽,更是對其深耕實用型AI技術、助力新興市場數字化戰略的肯定。

上榜背后的戰略布局:傳音打造“實用型”AI技術矩陣
據悉,入選《時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發明榜單的TECNO Megabook S14,出自傳音旗下以AI為驅動的全球創新科技品牌TECNO。產品以僅899克的整機重量,成為全球最輕的14英寸OLED筆記本電腦,兼具出眾便攜性與高性能表現。其硬件配置靈活,用戶可在高通驍龍?X Elite與英特爾?酷睿? Ultra 9兩種高性能處理器版本中自由選擇。
在AI能力上,TECNO Megabook S14實現重要突破:它率先在Windows終端完成自研大語言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即使在離線狀態下,仍可流暢運行AI會議助手、AI生成PPT等一系列智能功能,真正實現“全時AI”。這一創新不僅為其贏得市場關注,也使其在2025年9月榮獲IFA“高效辦公與創意娛樂筆電金獎”。本次TECNO Megabook S14入選《時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發明榜單,是對傳音硬件產品力的認可,折射出傳音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厚積淀。

近年來,作為新興市場領先的手機廠商,傳音將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到戰略高度,不僅加快布局AI技術,積極探索大模型和互聯互通技術、影像 AIGC 技術、小語種AI語音技術等;更通過多元化的合作路徑,打造一個覆蓋多種場景的“實用型”AI技術矩陣。
這一矩陣的核心目標非常明確:解決新興市場用戶面臨的實際問題,讓AI技術真正惠及每一個用戶。
“雙輪驅動”AI布局,傳音為新興市場搭建數字橋梁
在“實用型”AI的探索道路上,傳音一方面攜手學術界深耕底層技術,另一方面聯合產業伙伴推動技術落地,共同構建面向新興市場的AI能力。
在學術合作方面,傳音聚焦于攻克低資源語言地區的AI語音技術瓶頸。面對非洲、南亞等地區語種復雜、語言資源匱乏、口音與文化習慣多元等現實挑戰,傳音與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展開深度合作,推進小語種語音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雙方通過知識圖譜構建與推理技術,開發了“跨語言多模態知識增強的對話助手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有效解決了“語言不通”“信息不足”“自主性不夠”等行業難題,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個專為非洲市場定制的手機智能助手,以及首家支持海外離線的對話系統。據悉,該項目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目前,該項目成果已全面集成于TECNO智能助手Ella中,為新興市場用戶提供小語種翻譯、問答、設備操作、任務執行與文本生成等全場景智能化服務,并在TECNO手機、筆記本電腦、AI眼鏡等生態產品上落地,形成了本地化的AI內容服務生態。
在產業協作維度,傳音積極與聯發科、谷歌云等前沿機構建立深度合作,整合先進算力與大模型能力,推動AI技術的終端部署與應用創新。
2024年9月,傳音與聯發科在深圳共同揭牌成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結合傳音在新興市場的場景積累與聯發科的芯片算力優勢,共同探索端側AI的突破方向。而傳音與谷歌的合作也由來已久,今年8月,傳音TEX AI總經理史團委在谷歌開發者大會上進一步透露,公司已全方位接入Gemini系列模型,實現從文本對話到實時音視頻交互的全模態覆蓋,使AI能力深度融入智能終端。
這些實用型AI技術的深入布局正切實惠及新興市場用戶,尤其在教育與語言服務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在非洲等教育資源相對稀缺的地區,傳音手機搭載的圖文問答功能基于Google Cloud多模態能力打造,并可深度適配本地教育場景。用戶通過拍攝題目即可獲得詳盡的解題步驟與思路分析,該功能已成為千萬家庭的“AI私教”。同時,支持小語種的智能語音助手Ella,在網絡不穩定地區、甚至是設備處于離線狀態,低資源語言用戶也能跨越信息鴻溝,享受數字便利。
傳音始終堅信,AI技術應跨越地域與語言的邊界,服務于更廣泛的人群。在這一理念引領下,公司不僅持續推進技術普惠,也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從技術研發到場景應用,從產品創新到教育賦能,在AI技術席卷全球的當下,傳音正通過實用型AI技術,為新興市場筑起一座連接數字未來與現實需求的橋梁。這座橋梁所承載的不僅是智能終端的便捷,更是無數個體走向更廣闊世界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