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火!”隨著倒計時歸零的吶喊,海面上迸發的烈焰照亮了數萬雙緊盯天空的眼睛。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騰空而起的瞬間,山東海陽海域化作一片沸騰的海洋,歡呼聲與引擎轟鳴交織成震撼的航天交響。
10月11日,引力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在黃海之濱劃出壯美弧線,將三顆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這場海上發射不僅延續了中國航天的新紀錄——作為國內首個海上發射母港,海陽東方航天港已累計完成23次航天任務,其中固體火箭發射20次,液體火箭靜態點火3次、飛行回收2次,托舉130顆衛星遨游蒼穹。
火箭升空的轟鳴尚未消散,海陽這座濱海小城已悄然蛻變為“追箭”勝地。連理島觀禮區外,旅游大巴排成長龍,酒店客房提前三日告罄;金沙灘上,身著白色宇航服的人偶與游客擊掌互動,海陽大秧歌的鼓點與航天主題音樂交替響起。來自青島的游客肖楠楠舉著手機記錄全家合影:“我們特意規劃了兩天行程,昨天在航天科普館體驗了火星車駕駛,今天終于等到發射時刻。”
與陸地發射相比,海上觀禮的獨特魅力在于360度無遮擋的視野。當火箭拖著金色尾焰掠過海平面時,攝影愛好者李明遠的長焦鏡頭精準捕捉到船舷與火焰同框的瞬間:“這種天地交融的震撼,是任何攝影棚都復刻不了的。”文創市集里,近千種航天主題商品熱銷,從火箭拼圖到衛星造型冰箱貼,游客們將“星辰大海”裝進行囊。
海陽市文旅局負責人透露,為將“瞬時流量”轉化為“持續熱度”,當地構建了“航天+”產業矩陣:串聯火箭總裝廠房、發射船、衛星數據園的工業旅游線路,配套航天研學公寓、主題酒店,開發出涵蓋太空種植、VR模擬等20余項體驗課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海陽航天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78%,郵政部門推出的引力一號發射紀念首日封更是一日售罄。
從酒泉戈壁到文昌椰林,再到海陽碧波,“航天游”正以多元形態點燃文旅新引擎。當其他發射場依托陸地地貌展現力量之美時,海陽獨辟蹊徑打造“海上觀箭”品牌——游客無需跋涉深山,在沙灘躺椅上便可目睹火箭刺破蒼穹。這種差異化體驗,讓中國航天探索的壯美圖景,在山海之間續寫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