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在南寧市舉辦了2025年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廣西首條新能源汽車專用檢測線的亮相。這條檢測線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控系統,建立了標準化檢測流程,為行業提供了全新參考。

活動當天,南寧市金盾友誼機動車檢驗站成為展示重點。檢驗人員現場演示了新能源汽車檢測流程:首先打開車輛前蓋,檢查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的外觀狀態;隨后將車輛駛入檢測線,以40公里/小時的速度完成動態測試。檢測過程中,電腦屏幕實時顯示功率、電池溫度、電機控制溫度等20余項關鍵指標。最終,一輛參與檢測的車輛因各項數據達標,被判定為“整體安全”。
據技術人員介紹,傳統燃油車年檢主要依據《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重點檢測外觀、底盤、燈光和制動系統。但對于新能源汽車,這套標準難以覆蓋“三電”系統的潛在風險。例如,電池老化導致的絕緣性能下降、電機控制單元過熱等問題,均可能引發自燃或失控事故。
今年3月實施的《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規程》填補了這一空白。作為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專用檢測標準,新規明確將動力蓄電池安全充電檢測、電氣安全檢測列為必檢項目,同時要求對驅動電機、電控系統及用電安全進行專項檢測。對于營運車輛,還需監測充電/放電過程中的電池溫度和電壓變化。
“通過專業檢測,可以提前發現電池熱失控、電機絕緣故障等隱患。”檢驗站負責人表示,自7月投入運營以來,該站已檢測100余輛新能源汽車,合格率達95%。盡管目前《檢驗規程》為推薦性標準,檢測機構僅向車主反饋結果而不強制維修,但多數新能源汽車已具備聯網功能,車輛關鍵參數會實時上傳至數據中心。一旦檢測到異常,系統會立即向車主發送警報,形成“線下檢測+線上監控”的雙重保障。
作為廣西首家獲得新能源檢測資質的機構,金盾友誼機動車檢驗站的成立標志著當地檢測能力邁上新臺階。廣西市場監管局數據顯示,目前全區共有檢驗檢測機構1896家,2024年累計出具檢測報告1045.5萬份,培育出一批技術領先、信譽良好的檢測機構,有力推動了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