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算力網絡聯合創新論壇”近日在廣州落下帷幕。這場由行業領軍企業主導的盛會,吸引了中國石油、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20余家中央企業,以及鵬城實驗室、清華大學、華為等近百家產學研用機構代表參與。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在開幕致辭中指出,算力網絡創新聯合體成立一年來,已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體系,在技術突破、應用落地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據介紹,該聯合體目前已匯聚28家中央企業及近百家產學研伙伴,構建起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完整創新鏈。在技術攻關方面,30余個聯合創新載體已突破32項關鍵技術,涵蓋算網大腦、智算高速互聯等前沿領域。應用層面,萬卡級智算中心、中訓邊推等解決方案已在18家央企的20個標桿項目中落地,覆蓋全國百余個地市的200多個算網項目。李慧鏑特別強調,當前AI技術正深刻改變算力基礎設施形態,全球主要國家在AI算力領域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面對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中國移動提出三大發展路徑:一是聚焦AI方向,通過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算力互聯互通標準建設,在量子計算、光互聯等前沿領域布局;二是優化協同機制,聯合承擔國家級項目,打造開放共享的中試平臺,探索成果快速轉化機制;三是深化行業應用,持續拓展算力網絡在能源、交通等重點領域的融合創新。這些舉措旨在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算力網絡創新生態。
論壇期間,中國移動聯合航空工業、中國石化等10家央企發布十大創新成果。在技術突破領域,算網智腦、移動云海山數據庫等成果實現國產化算網基礎設施升級;解耦型冷板式液冷機柜、以太網PHYsec原型樣機等設備,則推動算力設備能效提升。行業賦能方面,“啟航”民航大模型、農業種植大模型等5個垂直領域模型,已在民航調度、精準農業等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從技術到產業的完整閉環。
在特色領域創新方面,論壇發布多項突破性成果。算電協同領域,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企業聯合推出調度平臺,通過算力與電力協同優化,實現數據中心PUE值降低15%;智算互聯方面,華為、中興等企業制定的GSE2.5標準,將智算中心間數據傳輸效率提升3倍;前沿技術領域,光計算白皮書提出的混合架構方案,為下一代算力基礎設施提供理論支撐。這些成果標志著我國算力網絡技術已從跟跑轉向并跑領跑。
與會專家指出,此次論壇展現的產業協同創新模式具有示范意義。通過央企主導、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機制,不僅加速了技術突破,更推動了算力網絡在能源、交通等關鍵行業的垂直滲透。這種“技術攻關-標準制定-場景落地”的全鏈條創新,為我國搶占全球數字競爭制高點提供了重要支撐。隨著更多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算力網絡正成為驅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