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旗下通義千問大模型技術負責人林俊旸近日通過社交平臺披露,團隊已正式組建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專項研究組。他指出,當前多模態基礎模型正朝著具備工具調用和記憶能力的智能體方向演進,通過強化學習實現復雜場景下的長程推理,這種技術突破為智能體從數字空間向物理世界遷移提供了可能。
在科技企業競相布局機器人賽道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的具身智能戰略正加速落地。上月,阿里云作為領投方參與了中國機器人企業自變量機器人總額1.4億美元的融資,這是該集團在具身智能領域的首次重大資本動作。據悉,被投企業自變量機器人專注于開發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工業機器人系統。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2025云棲大會上透露,全球AI領域投資規模未來五年將激增至4萬億美元,公司已制定相應技術投入計劃。除今年2月宣布的三年3800億元云與AI基礎設施投資外,集團正醞釀追加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具身智能、多模態大模型等前沿方向研發。該決策與當前全球科技巨頭聚焦物理世界智能化的趨勢高度契合。
作為通義千問的核心開發者,林俊旸在多模態技術領域具有深厚積累。其團隊此前研發的跨模態模型已實現語音、圖像、文本的聯合理解與生成,這項技術為具身智能體感知環境、執行任務奠定了基礎。新組建的機器人團隊將聚焦智能體與物理設備的交互優化,探索倉儲物流、工業制造等場景的商業化應用。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巴巴此次戰略調整標志著其AI研發重心從算法優化轉向場景落地。具身智能作為連接數字智能與物理世界的橋梁,可能成為下一代人工智能競爭的關鍵賽道。隨著資本投入和技術突破的雙重驅動,智能機器人有望在3-5年內實現從實驗室到產業端的規模化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