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曾經以“新勢力”為代表的企業掀起了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變革浪潮。如今,以嵐圖為代表的“新實力”車企正以獨特的模式重塑行業格局。繼宣布上市計劃后,嵐圖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通過介紹上市方式登陸港股市場。這一動作背后,是嵐圖用四年時間交出的高增長、強盈利、重創新的發展答卷,為行業提供了“健康增長”的新樣本。

在資本對新能源領域趨于謹慎的背景下,嵐圖憑借“效率與盈利雙突破”的模式脫穎而出。根據灼識咨詢數據,2022年至2024年,嵐圖汽車銷量復合年增長率達103.2%,位居中國高端新能源品牌增速第三,2024年9月單月銷量創歷史新高。同期,公司收入復合年增長率達78.9%,2024年及2025年前7個月分別實現收入83億元和157.8億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嵐圖在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單季盈利,2025年1-7月凈利潤達4.34億元,成為行業內最快實現持續盈利的車企之一。其毛利率從2022年的8.3%躍升至2025年前7個月的21.3%,位居行業第二。
支撐這一成績的核心是嵐圖的體系化效率。自研的ESSA架構支持純電、插混、增程三種動力形式共線生產,硬件通用化率達90%,顯著縮短了新車型開發周期并降低成本。渠道端,嵐圖采用“自營+生態伙伴”模式,截至2025年7月已覆蓋148個城市,擁有407家門店,計劃到2026年拓展至1000家門店,覆蓋超200個城市。這種全鏈條效率優勢,構成了嵐圖“速度與質量并存”的底層邏輯。
技術自研與用戶直聯是嵐圖的另一大法寶。通過全棧自研,嵐圖構建了平臺架構、動力技術、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及技術生態五大技術底座。例如,其自主研發的鯤鵬系統正向L3級自動駕駛進階,逍遙座艙則聚焦情感化AI與生態開放。與此同時,嵐圖通過APP與用戶深度互動,截至2025年7月,APP歷史用戶超550萬人,日活用戶超9.5萬人。用戶可直接參與場景應用開發,從“消費者”轉變為“共建者”,形成“需求-開發-體驗-優化”的閉環,既降低了研發風險,又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面向未來,嵐圖布局了“產品、智能、出海”三維增長曲線。產品端,其已形成轎車、SUV、MPV三大品類的完整矩陣,未來計劃每年推出1-3款新車型,到2026年底擴充至6-9款。智能化方面,嵐圖堅持“自主開發+開放合作”,既推進鯤鵬系統升級,又與華為合作搭載乾崑ADS 4.0等頂級系統。出海領域,嵐圖產品已銷往39個國家,海外銷量從2022年的1497輛增至2025年7月的9357輛,展現出國際市場的吸引力。
嵐圖的“新實力”標簽,源于其“穩健基因”與“創新血脈”的融合。作為央企背景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承襲了東風56年的造車底蘊,同時融入了新勢力的靈活機制。這種平衡使其既具備供應鏈和制造體系的穩定性,又擁有直營模式的敏捷性。相較于部分盈利能力待驗證的新能源車企,嵐圖已驗證了商業模式的良性循環,為資本市場提供了確定性價值。
此次赴港上市,對嵐圖而言不僅是融資通道的拓展,更是資本價值的重塑。獨立上市將推動嵐圖從東風體系內資產轉向國際化上市公司,其“健康增長”模式有望獲得溢價。募資資金將優化財務結構,為技術研發、渠道擴張和海外市場拓展提供支持。同時,嚴格的國際治理標準將提升運營透明度,進一步鞏固其決策效率。這一動作或推動市場對新能源車企的估值邏輯從“市銷率”轉向“市盈率”,引領行業走向更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從“新勢力”到“新實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邁向成熟階段。“新勢力”打破了傳統束縛,開啟了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啟蒙時代;而“新實力”則以更穩健的體系、更可持續的模式,推動行業從“單點突破”邁向“全鏈協同”。嵐圖的上市,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里程碑,更代表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價值重塑與范式革新。
免責聲明: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本文力求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