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現代化的汽車制造基地正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焦點——小米汽車工廠。這座占地71.8萬平方米的智能工廠自今年3月29日向公眾開放以來,已吸引超過14萬人次到訪,其中第10萬名參觀者于10月25日踏入這座科技殿堂,折射出公眾對智能制造的強烈好奇心。
作為2024年北京市工業旅游示范點,該工廠集研發、生產與銷售功能于一體,更承擔著向公眾普及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使命。為滿足持續升溫的參觀需求,工廠在11月推出111個參觀時段,周末單日場次增至13場,并特別新增16:30的晚間觀摩時段。通過靈活的時間安排,更多人得以近距離觀察新能源汽車從設計圖紙到量產下線的完整過程。
參觀路線貫穿生產核心區域,訪客可親眼見證平臺架構的精密設計、一體化壓鑄技術的革新應用,以及鎧甲籠式鋼鋁混合車身的制造工藝。技術展示區內,29個專業試驗室構成的試驗樓與全系產品體驗店形成互補,既展現硬核科技實力,又提供沉浸式產品體驗。這種"技術解構+場景體驗"的雙重展示模式,讓智能制造的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觸摸的感官認知。
工廠的開放策略延伸至消費場景創新。參觀者不僅能選購限量版文創產品,還可在小米食堂品嘗定制餐食,形成"技術觀摩-文化消費-生活體驗"的完整閉環。這種透明化運營模式既滿足消費者對產品溯源的需求,又通過場景化互動強化品牌信任感。預約系統數據顯示,11月多個周末場次已接近滿員,印證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關注熱度。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突破40%,消費者對制造工藝的探究欲持續攀升。小米通過工廠開放構建的"技術可視化"路徑,不僅縮短了品牌與用戶的距離,更開創了智能制造時代的工業旅游新范式。當參觀者親手觸摸智能產線的機械臂,或駐足觀察電池包的密封測試時,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魅力正以最直觀的方式完成認知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