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第一財經從權威渠道獲悉,針對當前電池市場對半固態與固態電池概念混淆的現狀,相關部門正著手制定新規范,擬將“半固態電池”正式更名為“固液電池”,以明確技術分類,規范市場秩序。
從技術本質來看,固液電池與固態電池的核心差異體現在電解質形態及性能表現上。固液電池采用“液態+固態”混合電解質設計,即在保留部分液態電解質的基礎上,通過添加固態電解質材料提升電池性能;而固態電池則完全摒棄液態成分,采用全固態電解質結構。這種設計差異直接導致兩者在能量密度、充電效率及安全性上的顯著區別。
具體而言,固液電池的能量密度較傳統鋰電池提升30%至50%,充電速度有所優化,但液態電解質的存在仍使其面臨一定的安全風險,如漏液或起火隱患。相比之下,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固液電池的1.5倍以上,僅需10分鐘充電即可滿足80%的電量需求。由于完全去除液態電解質,固態電池徹底杜絕了漏液、起火等安全隱患,循環壽命也大幅延長至1萬次以上,展現出更強的技術優勢。
此前,“半固態”概念因缺乏明確界定,導致部分企業借機炒作,引發市場混亂。統一命名為“固液電池”后,不僅有助于下游車企和消費者精準識別產品類型,避免因概念模糊而產生的誤導,還能為上游電解質材料供應商提供清晰的研發方向,促使中游電池企業明確生產工藝標準。同時,下游應用端也可據此制定更合理的采購與應用規劃,從而推動整個電池產業鏈的商業化進程加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