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近期再度成為行業焦點,其旗下銀河系列旗艦車型——大六座SUV銀河M9正式上市。這款被定義為“天花板級”的新車,不僅延續了吉利新能源產品一貫的高性價比優勢,更以“好看、好用、好價格”的三好口碑,在用戶端樹立了全新標桿。
面對市場對“低價是否等于低質”的質疑,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發布會上直言:“吉利沒有爆款秘訣,只有腳踏實地回歸產品本質。”他強調,安全、耐用與技術創新始終是吉利的底色,而“讓老百姓買得起智能精品車”的初心,早已融入企業基因。這種務實態度,正是吉利在燃油車與新能源車領域雙線爆發的核心邏輯。
然而,在智能電氣化時代,僅靠“性價比”已不足以支撐長期競爭。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指出,中國車企若想成為行業領導者,必須構建創新的產業模式,重新定義行業標準,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價值。他以“過冬與立春”作比:勒緊褲腰帶是茍且生存,而擁抱時代、建立引領性創新模式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吉利的設計變革正是這一理念的實踐樣本。過去三年間,吉利完成超十款全新或換代車型的設計,涵蓋銀河系列及博越等經典燃油車的煥新。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三大突破:
首先,吉利拒絕“一張臉打天下”的同質化設計,轉而針對不同用戶群體定制專屬美學。陳政認為,每個群體的審美偏好都應被尊重。從成果看,吉利新車全家福印證了這一策略——銀河L7的科技感、博越的經典范、星瑞的優雅風,均精準擊中目標用戶。
其次,高效設計流程確保新品快速占領細分市場。吉利設計團隊以遠超行業平均周期的速度推出高顏值車型,且幾乎款款暢銷。這背后是“全鏈條認知”的滲透:設計師需深度參與研發、市場、用戶反饋等環節,打破傳統設計部門的孤立狀態,成為跨部門協作的核心樞紐。
更深層的變革在于組織模式。陳政直言:“吉利不迷信大師,而是構建人才森林。”他借鑒科技企業經驗,打造扁平化、精兵化的設計團隊,每個單元既能獨立作戰,又能協同決策。這種模式擺脫了傳統金字塔結構的低效,讓設計從“與各部門battle”轉變為“受各部門歡迎”的賦能者。
高效與可持續的平衡,體現在吉利設計的“三個統一”:統一中臺管理流程,像中央廚房般高效調配資源,同時成為“失敗設計的粉碎機”,避免產品危機;統一審美價值觀,以“潤”為核心,將中國士大夫階層的雅致、自然融入設計語言,實現“中國設計·全球審美”;統一對智能電氣化時代的認知,根據用戶分層與技術迭代,靈活調整設計策略,而非固守經典元素。
陳政強調,中國汽車設計需走出獨立道路。他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概括吉利策略:在不確定性高的市場中,快速試錯與糾錯機制能降低失敗成本,提升安全邊界。未來,經典設計將誕生于開放融合、以快打快的團隊手中。
這場設計革命,不僅是吉利的自我突破,更為行業轉型提供了藍本。從工作流程到商業成功,從審美價值觀到全球化性格,吉利正以設計為支點,撬動中國汽車產業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