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壩州的高山之巔,達古冰川正經歷著一場科技與自然的深度對話。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科研團隊近日完成了一項針對冰川保護的專項研究,通過新型材料的應用,為減緩冰川消融提供了創新方案。
科研人員聚焦于2025年5月首次鋪設的迭代輻射制冷材料覆蓋區,該區域面積近4000平方米。經過持續觀測與精密測量,數據顯示,這種特殊材料在覆蓋區域有效減緩了冰川消融速度,局部冰層厚度減少量較未覆蓋區減少近3米。更令人矚目的是,部分區域冰面高程出現超過10厘米的回升,形成與周邊消融區域的鮮明對比。
該材料的核心原理在于通過輻射制冷技術,將冰川表面熱量以特定波長反射至太空,同時減少太陽輻射的吸收。這種被動式降溫方式無需額外能源消耗,卻能顯著降低冰面溫度。科研團隊在9月21日至30日期間,通過無人機測繪、地面激光掃描等多維度手段,對覆蓋區與對照區進行了同步數據采集,確保結論的科學性。
作為全球中低緯度帶珍稀的山地冰川,達古冰川的消融態勢一直備受關注。此次實驗證明,人工干預措施能夠在特定時空范圍內改變冰川物質平衡狀態。研究團隊特別指出,材料覆蓋區的冰面形態發生顯著變化,原本因消融形成的凹陷區域出現冰層增厚現象,這為后續冰川保護策略提供了重要參考。
目前,科研團隊正在對采集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包括材料耐久性、環境適應性等關鍵指標。這項持續多年的觀測計劃,不僅記錄著冰川的動態變化,更在探索人類活動與自然系統和諧共生的可能性。當科技手段與生態保護相遇,達古冰川的"保溫實驗"正在書寫冰川保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