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年度演講中,董事長雷軍以“正是闖的年紀”為主題,完成了今年第六場公開分享。這場演講不僅回顧了小米五年前啟動高端化戰略時的困境,更以全新發布的小米17系列手機,展現了與蘋果正面競爭的決心。
雷軍坦言,五年前的小米面臨“幾座無法逾越的大山”——蘋果、三星、華為占據高端市場主導地位,讓小米一度陷入焦慮。但正是這種壓力,促使小米在2020年明確對標蘋果的戰略方向。“只有向世界第一學習,才能最終超越第一。”雷軍在9月24日發布的視頻中這樣解釋選擇蘋果作為標桿的原因。
這種對標精神在小米17系列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發布會上,雷軍幾乎在介紹每一項功能時都將iPhone17系列作為對比參照。從芯片性能到續航能力,從屏幕顯示到攝影效果,小米17標準版被定義為“史上最強小尺寸全能旗艦”,其細節精致度“完全不亞于iPhone”。
具體參數顯示,小米17標準版搭載全球首發的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采用3nm工藝制程,八核架構中超大核主頻達4.6GHz。雷軍特別強調,這是當前手機SoC能達到的最高主頻,其多核與單核性能均可媲美蘋果A19 Pro,GPU性能更實現超越。在續航方面,7000mAh電池容量幾乎是iPhone17(3692mAh)的兩倍。
設計策略上,小米17系列突破傳統命名體系,推出與iPhone17系列對應的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兩款機型。其中Pro版厚度8mm、重量192g,配備6300mAh電池;Pro Max版采用6.9英寸直屏,重量219g。兩款機型均搭載“妙享背屏”這一創新設計。
價格體系成為另一大競爭利器。小米17標準版起售價4499元,較iPhone17同類機型低1500元;Pro版起售4999元,Pro Max版起售5999元,分別比蘋果對應機型便宜4000元。頂配版對比更為顯著:小米17 Pro Max(6999元)較iPhone17 Pro Max 2TB版(17999元)便宜約1.1萬元。
生態兼容層面,小米展現出開放姿態。新發布的磁吸充電寶明確標注兼容iPhone17全系機型,雷軍甚至現場邀請蘋果用戶提出需求。更引人注目的是跨系統互聯功能:雙持用戶可在iPhone上查看并回復小米手機通知,反之亦然。這種深度兼容被視為打破生態壁壘的重要嘗試。
核心技術投入方面,雷軍宣布將堅持十年、投入至少五百億元進行芯片研發。他透露,小米造芯策略受蘋果、華為啟發——兩家公司均從高端切入SoC領域,這印證了“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線生機”的判斷。華泰證券分析指出,自研芯片是小米構建獨立生態、縮小與蘋果差距的關鍵一步。
市場數據印證著小米的追趕態勢。IDC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小米以14.4%份額位居第三,與第二名蘋果(15.7%)差距僅1.3個百分點。具體出貨量方面,小米當季4250萬臺,蘋果4640萬臺。在中國市場,小米以15.2%份額超越蘋果,成為前五名中唯一實現同比增長的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