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世界·共北斗——智聯時空”為主題的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湖南株洲拉開帷幕。這場匯聚全球目光的盛會,不僅展示了北斗系統從“天邊”走向“身邊”的跨越,更呈現了中國科技如何以精準時空服務賦能千行百業、連接世界的壯闊圖景。
峰會現場,一場覆蓋“陸、海、空、天”全領域的北斗應用場景示范展成為焦點。在共享出行領域,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電動自行車通過“北斗千行”小程序實現精準停放與安全預警;環衛領域,無人駕駛清掃車依托北斗自主避障、識別垃圾,效率提升20%的同時降低近20%運營成本;燃氣安全領域,車載巡檢設備利用北斗定位實時可視化展示微小泄漏點,將風險防控提前至“未燃”階段。這些案例生動詮釋了北斗如何以“無處不在”的姿態融入城市肌理,成為守護民生安全的隱形力量。
數據印證了北斗的普及程度?!侗倍樊a業發展藍皮書(2025年)》顯示,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已深度滲透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共享出行等終端,相關產品占比超七成。從高端裝備到日常服務,北斗正以“觸手可及”的應用魅力,重構人們的生活方式。
這場峰會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全球合作的舞臺。首次設立的省級展館中,湖南、山東、江西等四省與廣州、成都、武漢等29個示范城市組團參展,覆蓋東中西部多個區域。湖南展區尤為亮眼,希迪智駕、攬月機電等企業展示了從“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的全產業鏈布局。而在國際展區,埃及農業部門的案例格外引人注目:通過湖南產的北斗農機,當地沙漠小麥畝產從280公斤提升至400公斤,增幅達42.8%,接近尼羅河谷地平均產量。
截至2025年,北斗產品及服務已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土地確權、精準農業等方案在東盟、南亞、非洲落地生根,更全面進入11個國際組織標準體系,成為聯合國認可的核心供應商。從單一設備出口到解決方案輸出與生態共建,北斗的出海之路正邁向更高階段,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精準時空紐帶。
峰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北斗與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展會現場,一款背著“時空算力背包”的人形機器人“青龍”成為明星。這款由千尋位置與國家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研發的裝備,集成了時空感知與端側算力,讓機器人從室內走向室外,實現精準導航與自主決策。而在浙江展區,搭載北斗模塊的四足機器人同樣吸睛:它能完成360度空翻、攀爬50度陡坡,還可實現變電站自主巡檢,儀表識別與高溫檢測準確率超95%,兼顧靈活性與專業性。
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核心難點在于將數字指令轉化為物理世界的精準操作,而北斗系統的加入,如同為機器人裝上了感知時空的“小腦”。這一突破不僅解決了機器人室外作業的定位難題,更引領具身智能加速邁向未來。
從高端裝備到民生服務,從中國應用到全球共享,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以“全鏈條、全場景、可視化、國際化”的展示陣容,勾勒出一幅智聯時空的變革圖景。在這場盛會中,北斗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星光”,而是化作觸手可及的科技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世界的連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