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能源產業正以蓬勃之勢持續發展,技術創新不斷為行業注入新的增長動能。新能源汽車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據央視新聞報道,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產銷量連續十年穩居全球首位。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確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達15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20%。
中銀證券分析指出,隨著新車型密集發布帶來的產品力提升,疊加銷售旺季的到來,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延續高增長態勢,進而帶動電池及材料需求持續攀升。在技術革新領域,固態電池相關材料和設備的驗證進展成為行業關注焦點。作為新能源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海科新源(301292.SZ)正通過前瞻布局搶占技術制高點。
海科新源深耕鋰電池電解液溶劑及精細化學品領域二十年,已形成覆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消費類鋰電池的完整產品體系。其核心產品碳酸酯系列作為電解液關鍵溶劑,通過天賜材料、比亞迪、瑞泰新材等電解液龍頭企業,間接供應特斯拉、寧德時代、LG化學等全球知名車企及電池廠商。公司憑借優質客戶資源,在電解液溶劑市場占據A級供應商地位,構建起穩固的產業生態鏈。
研發創新是海科新源保持競爭力的核心引擎。公司在東營設立研發中心,搭建新能源材料、電子級高純化學品等四大研發板塊,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測試的全流程體系。在建的新蔚源中試孵化基地已進入試生產階段,該基地作為技術創新"孵化器",將加速新產品產業化進程,助力公司完成產業鏈一體化布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達7602.75萬元,同比增長21.56%,研發人員占比達15%,累計獲得116項專利授權,主導參與12項國家標準制定。
在固態電池技術浪潮中,海科新源積極布局第二增長曲線。公司9月初披露,正針對功能性添加劑、高倍率添加劑及固態電解質等前沿領域開展基礎研究,目前已覆蓋行業主流技術路線。渤海證券研報指出,固態電池作為突破液態電池安全與能量密度瓶頸的關鍵方向,其產業化進程取決于電解質等核心材料的突破。具備資源優勢、研發領先且與下游深度綁定的企業,將優先受益于行業需求增長。
業績表現印證了海科新源的戰略成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7.92%,歸母凈利潤虧損幅度收窄61.21%。這得益于多重舉措的協同發力:通過深化與龍頭企業的戰略合作、在歐美設立中轉基地提升本地化響應能力、優化供應鏈管理、整合營銷渠道以及推進技術改造等。公司表示,海外布局顯著提升了產品出口量,未來將繼續加大國際市場拓展力度,鞏固全球競爭力。
基于對行業前景的信心,海科新源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以綁定核心人才。9月16日,公司完成首期100,400股股份回購,占總股本0.0451%。此前董事會已通過決議,擬以1100萬至2200萬元資金用于股份回購。在"鋰電池材料+消費化學品"雙輪驅動戰略下,公司正通過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布局,開拓更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