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際摩托車博覽會現場,奔達(BENDA)以多款創新動力平臺與概念車型引發行業關注。這家中國摩托車品牌通過技術突破與全球化布局,展現出從傳統制造向高端化、新能源化轉型的強勁勢頭。其展出的三款發動機總成覆蓋中小排量至公升級,并規劃從純燃油到混合動力的技術路徑,標志著中國摩托動力研發進入系統化創新階段。
直列四缸550cc高轉發動機成為技術亮點之一。該機型通過超缸界氣道設計提升進氣效率,配合電子節氣門實現全轉速區間扭矩優化,既滿足排放標準又增強行駛可靠性。工程師透露,其升功率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未來將搭載于街車及仿賽車型,填補國內中排量高性能運動車型的市場空白。
水平對置700cc發動機則展現了材料科學與模塊化設計的融合。采用陶瓷缸體涂層技術后,缸體硬度提升至傳統金屬的3.75倍,耐磨性提高60%-80%,并能承受450℃高溫。更關鍵的是,其動力架構預留了混動系統接口,可實現純電、燃油及油電并聯三種驅動模式。這種設計使同一動力平臺既能生產傳統燃油車型,也能快速切換為新能源版本,大幅降低研發成本。
直列六缸1700cc發動機的展出則將技術高度推向新層級。承載式箱體設計使車架減重15%的同時提升剛性,封閉式水道與分離式機油倉的組合,解決了大排量發動機散熱與潤滑的矛盾。預計搭載的EM-DCT電磁雙離合技術,可實現0.3秒內的擋位切換,動力傳遞效率較傳統變速器提升12%。該機型將首先應用于豪華休旅車型,后續通過調整缸徑行程比,還可衍生出巡航、冒險等多種變體。
概念車P51的亮相驗證了模塊化混動平臺的可行性。這款搭載250cc水平對置發動機與混動系統的車型,系統綜合功率達46kW,零百加速僅需3秒,扭矩輸出突破100N·m。其動力架構允許快速更換電池組容量,從城市通勤的5kWh到長途旅行的20kWh均可適配,這種靈活性為后續產品開發提供了廣闊空間。
市場拓展方面,奔達已構建起"國內爆款+海外深耕"的雙輪驅動模式。金吉拉、灰石等巡航車系在國內年銷量突破8萬臺的同時,歐洲市場通過"Build the Trust"戰略實現突破。在莫斯科、米蘭、巴黎設立的品牌形象店,配合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85家授權門店,使歐洲市場銷量占比提升至28%。北美市場測試性投放的燎系列車型,三個月內訂單量突破3000臺,驗證了技術溢價能力。
技術儲備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推動奔達進入產品矩陣化發展階段。灰石新系列通過調整軸距與離地間隙,衍生出城市通勤與輕度越野兩個版本;拿破侖系列則通過可調式腳踏與風擋,實現從單人騎乘到雙人旅行的場景覆蓋。這種"基礎平臺+模塊化配件"的策略,使車型開發周期縮短40%,成本降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