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迎來重大突破——Figure與房地產巨頭Brookfield近日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雙方將聯合構建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形機器人預訓練數據集,并共同推進AI基礎設施的全球化布局。這一合作標志著人形機器人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真實場景,開啟了"技術+場景"深度融合的新階段。
作為全球領先的房地產投資機構,Brookfield旗下管理著超過10萬套住宅單元、5億平方英尺商業辦公空間及1.6億平方英尺物流設施,業務覆蓋北美、歐洲、亞洲等主要市場。其多元化的物業組合為Figure提供了獨特的"真實世界實驗室",通過在住宅、辦公、物流三大場景中采集人體交互數據,Figure將獲得前所未有的訓練素材庫。這些數據將直接輸入其自主研發的Helix視覺-語言-行動模型,助力機器人掌握復雜環境下的導航、感知與操作能力。
數據采集工作已于2025年8月全面啟動,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覆蓋Brookfield全球數百處物業。在住宅場景中,機器人將學習在狹窄走廊移動、開關門窗、處理家務等技能;辦公場景則側重適應動態人流與復雜設備操作;物流場景則聚焦貨物搬運與自動化系統協作。這種跨場景的數據積累,將顯著提升機器人的環境適應性與任務通用性。
合作不僅限于數據層面。雙方還將共同建設下一代GPU數據中心,開發機器人訓練所需的專用基礎設施,并探索Brookfield全球業務中的商業化應用。例如在新加坡、倫敦等智能城市項目中,高密度城市環境將為機器人提供極端場景的測試機會,推動技術向全球市場適配。
初步測試成果已顯現成效。Figure加州研發中心基于Brookfield物業數據訓練的Helix模型,在復雜環境導航能力上提升35%,動作精準度提高20%。公司計劃于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Helix 2.0版本,進一步強化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能力。這一技術迭代速度,得益于Brookfield提供的海量真實場景數據支持。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這場合作可能引發人形機器人行業的"數據爭奪戰"。當前,特斯拉Optimus項目、波士頓動力等企業均在加速類似技術布局,而Figure通過與Brookfield的合作,已搶占真實世界數據這一核心資源。據Global Robotics Insights預測,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500億美元,數據質量將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Brookfield CEO Bruce Flatt表示,此次合作鞏固了公司在AI賦能實體經濟領域的領先地位。通過將機器人技術融入物業管理,可顯著提升運營效率與服務品質。Figure創始人Brett Adcock則強調,Brookfield的全球規模為技術落地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平臺",真實場景數據是實現通用型人形機器人的基石。
這場跨界合作正在重塑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邏輯。當尖端AI技術遇上全球最大的實體場景網絡,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千家萬戶的路徑變得愈發清晰。隨著雙方在亞洲、歐洲市場的拓展計劃推進,一場由數據驅動的機器人技術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