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迎來一匹“黑馬”——云知聲(09678.HK)自6月30日登陸港交所后,股價表現堪稱驚艷。作為“港股AGI第一股”,其發行價定于每股205港元,全球發售H股約156.1萬股,募資凈額達2.06億港元。上市初期,股價一度飆升至879港元/股,盡管目前回落至550港元附近,仍遠超發行價。
資本市場對云知聲的認可已通過多重信號顯現。9月8日,恒生指數公司公布的季度檢討結果中,云知聲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標志著其正式進入港股通標的范圍。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這一調整源于公司滿足市值、流動性及上市時間等核心標準,凸顯了市場對其基本面與發展潛力的信心。麗奧資產管理更在9月15日發布深度報告,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直指915.39港元。
云知聲的崛起,與其精準把握通用人工智能(AGI)浪潮密不可分。作為國內首批將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商業語音識別的企業,公司早在2016年便自建Atlas人工智能計算集群,為大規模模型訓練奠定算力基礎。2023年5月,其推出的“山海大模型”參數規模達600億,隨后通過檢索增強生成(RAG)、智能體(Agent)及多模態融合等技術升級,參數突破千億級,并實現商業化落地。CTO梁家恩預測,到2028年,智能體將具備復雜任務自主分解能力,推動應用爆發;至2035年,AGI有望在智能制造、科學發現等領域承擔核心角色。
以“山海大模型”為核心,云知聲構建了“云知大腦”智能平臺,整合多模態感知、知識圖譜及物聯組件,推出數十款產品與解決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4.05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大模型相關業務收入9876萬元,同比激增457.4%,占比近25%,技術商業化能力顯著。
云知聲的業務布局聚焦兩大萬億級賽道:日常生活與醫療。CEO黃偉指出,這兩大領域市場分散且門檻高,尤其是醫療業務,通過服務協和、友誼等頂尖醫院,積累醫學知識庫與“模型訓練師”資源,形成獨特的“內化知識”模式。目前,其AI能力已從“醫生助手”升級為“醫生導師”,通過實時診療提醒降低漏診誤診率。黃偉透露,醫療業務未來將成為公司最大利潤中心。上半年,日常生活業務收入3.35億元,客戶數309名,單客戶收入同比增長20.1%;醫療業務收入0.70億元,單客戶收入同比大增116.2%。保險行業理賠審核服務收入同比暴增1386.8%,拓展成效顯著。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是云知聲的另一大特征。盡管2022年至2024年分別虧損3.75億元、3.76億元、4.54億元,但營收復合年增長率達25%。虧損主因在于研發投入占比長期維持在40%左右,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1.68億元,占營收41.5%,研發團隊占比員工總數68.7%。這種“以投促長”的策略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上市前,公司完成11輪融資,總額超3.4億美元,吸引啟明創投、摯信資本等三十余家機構參與。此次上市更獲商湯、臻一資產及潤建股份三家基石投資者認購總額9550萬港元。
分析人士認為,云知聲正通過大模型業務重塑商業模式與核心價值。其營收結構變革不僅體現為數字增長,更預示著未來價值的重新評估。市場對其600億港元市值的估值邏輯,已超越當前盈利狀況,轉而聚焦其作為AGI時代領跑者的長期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