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至12日,大疆運載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成功舉辦了“甘孜天路——大疆運載無界之旅”深度媒體交流活動。本次活動邀請無人機政策專家、當地行業及一線用戶,共同聚焦高海拔、多山地形下的低空運輸議題,通過實地演示與案例分享,全面展示大疆運載無人機在極端環境中的作業能力與應用價值,旨在以創新科技突破傳統運輸效率邊界,助力偏遠或交通不便利地區公共服務升級,推動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產業的深度融合與高質量發展。

專家深度分享,實機現場演示:運載無人機以實力引領低空經濟新未來
活動現場,多位嘉賓圍繞低空運載的產業價值與實踐路徑展開深入交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王英勛就“低空經濟無人機如何開啟物流未來”進行主題分享。他在開場前動情地表示,盡管自己畢生致力于無人機研究,但在現場親眼目睹大疆運載無人機平穩起飛的演示后,仍對其出色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能表示高度贊賞。王英勛強調:“消費端是拉動低空經濟的‘牛鼻子’,低空經濟一定是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而無人機正是支撐這一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石。過去無人機更多以航拍工具被大眾認知,如今它早已超越‘新奇玩具’或‘輔助工具’的范疇,正逐步成為驅動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p>
關于物流無人機的合規方面,作為民航局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執照考試服務方委員會獨立委員,王英勛認為“低空經濟的發展不應該完全按照傳統航空器的管理方式來進行管理,在執照、合規運營等方面都應進一步開放,探索更利于無人機技術發展的管理模式?!?/p>

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王英勛受邀分享
大疆運載銷售負責人金昊隨后闡述了公司發展運載無人機的初心、理念、當前應用成果與未來規劃。他指出:“運載無人機不僅是低空物流的‘加速器’,更是山區及各類特殊作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生產力工具。”金昊以甘孜地區為例,強調該地集中體現大疆運載無人機在電力運輸、應急救援和山區物流三大核心場景中的應用價值,并表示大疆進入該領域并非追逐風口,而是積極響應國家與時代的真實需求。“環境越險峻、條件越苛刻,越能凸顯運載無人機的實際價值。我們不僅要讓無人機‘飛得高’,更要做到‘扛得穩、送得到’。”
三年來,大疆運載始終致力于構建全面、可靠、普惠且合規的運載產品與解決方案,深入各行各業一線,切實破解傳統運輸模式面臨的效率與安全瓶頸,除基礎運輸功能外,運載無人機還可作為高效可靠的飛行平臺,在持續拓展創新應用模式與智慧化場景:如搭載專用X光設備為輸電線進行“CT檢查”,作為“機器人母艦”攜除冰機器人穿梭于線路之間,或配合機械臂實現遠程精細操作。

圖:大疆運載銷售負責人金昊主題演講
作為擁有十余年無人機應用經驗的電力行業資深用戶,川西高原輸電運維工程師田力結合三年實戰說到:“大疆運載無人機從未因自身故障導致作業中斷。以往檢修人員需負重攀爬2至6小時,才能將物資運抵海拔數千米的作業現場,如今十多分鐘內就能精準送達?!备首沃菡諢o人機辦公室工作人員閻譚則分享了無人機在本地應急救援中的多項應用案例,并針對甘孜頻發的自然災害與復雜地理環境,進一步探討了無人機在物資投送、災情勘察、三維建模等領域的實踐成效與未來優化方向。

圖:川西高原輸電運維工程師田力活動現場分享
在11日下午的實景演示環節中,大疆運載解決方案工程師徐小珂向現場媒體完整呈現了FC100運載無人機在高海拔地區的安全穩定飛行與全流程運輸能力。在模擬電網絕緣子運輸任務中,FC100依托其智能控制系統與強勁動力,實現平穩自主飛行,并清晰演示自動消擺、仿地飛行、貨物自動投放等關鍵功能。此后還通過大疆司運云平臺,演示了針對常態化運輸場景下的一鍵規劃與下發任務,高效便捷。
徐小珂補充介紹:“即使在飛行中發生貨物纏繞等異常情況,FC100也可通過主動棄繩機制實現‘棄貨保機’,極大降低意外損失。此外,FC100全系標配降落傘,支持手動與自動觸發,進一步保障人、機與現場安全?!?/p>

圖:大疆運載解決方案工程師徐小珂現場演示
技術普惠,人才共生:運載無人機驅動低空經濟新業態
大疆運載無人機已在應急救援、高原電力、工程運輸等關鍵場景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持續獲得實際用戶的認可,圍繞實際應用中的痛點,大疆不斷推進產品迭代與技術突破。今年6月,全新一代運載無人機FC100正式發布,重點提升載重、續航與智能安全性能:單電最大載重提升至80公斤,較上一代提高2倍,智能輔助、避障、充電速度(最快9分鐘)及圖傳等核心指標全面升級,并引入更靈活的空吊方案。同時還支持E-port Lite,可適配第三方負載,實現更多應用可能。運載套裝定價89999元起,真正實現了高性能與普惠價格的結合,讓先進運輸能力觸手可及。

與此同時,運載無人機人才培訓市場迅速興起,與產業升級形成緊密聯動。昂鴿無人機學院負責人王成將無人機培訓發展概括為三個階段:2013-2018年為行業萌芽期,以航拍飛手為主,年均培訓約一萬人,“飛手”成為新興職業;2019-2023年為快速成長期,無人機廣泛應用于農業、電力、測繪與物流,飛手門類不斷細分,五年累計培訓超4萬人;自去年以來,伴隨低空經濟國家戰略的推進,行業正式進入“全人才周期”時代。學院相應構建“崗-課-賽-證”四位一體培養模式,覆蓋無人機培訓認證、行業專項技能、技術進階與青少年啟蒙,實現從“操作培訓”到“系統育人”的跨越。
王成進一步指出,吊運功能自去年全面放開以來,其中FC100已成為主力訓練機型。“該機型作業半徑達20公里,性能出眾,價格僅為同類進口產品的60%,大幅降低了行業應用門檻?!?/p>

圖:昂鴿無人機學院負責人王成
00后飛手小宋是中國無人機普惠發展的生動縮影。他自小接觸大疆設備,早年從事農業無人機服務,在秭歸多山陡峭的臍橙產區,借助大疆農業無人機成功破解復雜地形下的運輸瓶頸,實現單日作業收入提升30%。此外,他更多次參與搶險救災、石料運輸乃至鄉村修墓等緊急任務,以“空中力量”完成許多人力難以承擔的工作。在他看來,無人機不僅是提高效率的工具,更是連接人情、傳承文化、激活鄉村的重要紐帶。隨著大疆FC100的發布,他憑借其卓越載重、續航與多場景適應性,成功由農業飛手轉型為全面吊運服務提供者,服務范圍顯著擴大。如今在秭歸,超600臺無人機正翱翔天際,越來越多像小宋一樣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創業,用技術喚醒沉睡的土地,托起家鄉的低空新未來。

圖:大疆農業無人機秭歸臍橙吊運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運載無人機已成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將曾經的“不可能”變成“常態化”。活動雖已結束,思考與探索仍在繼續——當FC100穿越云霧穩穩降落,它所承載的不僅是貨物,更是跨越山河的希望。從長江流域到高原天路,從概念驗證到產業融合,大疆運載正以技術為筆,繪制出一幅“使命必達”的未來運輸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