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蘋果發布會余溫未散,誰曾想到第一個站出來“硬剛”的竟是來自珠海的小廠——魅族。經歷兩次延期后,這場以“歸航”為主題的發布會終于落地,沒有豪華場館、沒有巨型屏幕,甚至內部員工都需要抽簽入場,卻讓科技圈的目光再次聚焦。
這場近兩小時的發布會,魅族不僅帶來了遲到已久的魅族22,還同步推出AI拍攝眼鏡StarV Snap與Flyme Auto 2系統,信息密度之高讓觀眾應接不暇。其中最受關注的魅族22,外觀設計甫一亮相便引發爭議——6.3英寸機身與矩形Deco設計與小米15高度相似,若非標志性的“靈動環”存在,幾乎難以分辨。
但細看之下,魅族22仍保留著獨特的品牌基因。0.8mm超窄白面板采用自研LIPO技術打造,官方直言這可能是最后一代白色面板機型。Deco區域通過鋁合金與玻璃材質的融合,形成與機身同色的懸浮效果,這種金屬圈+玻璃鏡頭的組合,令人聯想到魅族18的經典設計。整機寬度控制在71mm黃金握持尺寸,背蓋采用懸浮式設計消除硌手感,前后對稱R角與50:50配重方案,處處體現著對細節的偏執追求。
性能配置卻成為爭議焦點。魅族22最終選擇驍龍8s Gen 4處理器,官方解釋稱若采用最新驍龍8 Elite需漲價1000元,而等待即將發布的8 Elite Gen 5則要延期半年。在驍龍8 Elite Gen 5與天璣9500即將對決的當下,這款次旗艦芯片的選用顯得頗為尷尬。不過魅族強調該處理器制程先進,配合自研內存技術通過南德72個月流暢認證,試圖為選擇正名。
影像系統成為最大突破點。魅族22搭載“5000萬旗艦四主攝”方案,包含OV50H主攝、OV50D超廣角與IMX882潛望長焦,支持全焦段人像與100倍數碼變焦。軟件層面新增AI濾鏡功能,可提取小紅書照片色調并直接套用,配合膠片濾鏡模式,顯著提升出片效率。5500mAh電池搭配66W無線+80W有線快充,1.5K 120Hz屏幕與超聲波指紋等配置,構成完整的旗艦體驗。
定價策略引發兩極評價。2999元起售的版本與4199元頂配版(含UWB車鑰匙與DP輸出)形成價格跨度,但面對同價位段競品已下探至千元市場的現實,處理器性能或成最大掣肘。不過魅族同步推出“旗艦限定版”,融入合肥艦、055驅逐艦與殲35元素,16GB+512GB版本定價4199元,延續了品牌在定制領域的傳統。
系統層面,Flyme AIOS 2帶來小窗模式5.0與Aicy購物智能體2.0等升級。新版本支持三應用并行的小窗操作,Aicy則新增價格監控、一鍵價保、取消自動扣費與閑魚商品優化等功能。圖庫應用引入景深拼圖模式,可自動分離主體背景創造立體效果,這些創新功能顯示出魅族在系統體驗上的持續深耕。
智能眼鏡領域,StarV Snap的推出填補了魅族在該品類的空白。12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持續720P視頻錄制(插電狀態),1080P模式下可錄制40分鐘。膠片濾鏡與Live照片功能的加入,契合拍攝眼鏡對氛圍感的追求。39g的輕量化設計與光致變色鏡片選項,讓這款產品兼具實用性與時尚感。不過充電盒需額外300元選購的設定,引發關于配件策略的討論。
這場簡約而不簡單的發布會,折射出中小廠商在巨頭夾縫中的生存智慧。當補齊歷史短板成為首要任務,魅族用一場發布會證明:在紅海市場中,堅持差異化體驗與技術創新,或許仍是破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