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我國數智化轉型加速推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信息通信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信息通信網絡。截至2025年7月,全國5G基站總數達459.8萬個,千兆光網覆蓋所有縣級行政區,5G網絡延伸至鄉鎮,寬帶接入普及至行政村;在用算力設施規模突破1085萬標準機架,智能算力達788EFLOPS,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作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中國電信在“十四五”期間持續發力,構建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打通“信息大動脈”。通過優化通信架構、推進“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中國電信打造了高速泛在、天地一體的網絡連接底座,支撐數字中國戰略落地。
在通信網絡覆蓋方面,中國電信深化共建共享機制,形成高頻、中頻、低頻協同的5G網絡體系。目前,5G中高頻基站達149萬站,低頻基站88萬站,千兆光網10GPON端口超988萬個,城鎮住宅千兆覆蓋率超96%。通過海纜、陸纜、衛星、4G/5G及WiFi等多元接入方式,中國電信構建了陸??仗炝Ⅲw化通信網絡,偏遠鄉村、深遠海域和高原邊疆地區均可享受高速穩定的數字服務,實現數字包容與普惠。
5G應用方面,中國電信推動技術從“建得好”向“用得好”轉型,實現規?;黄?。在工業領域,聯合三一重工、華為打造全球首批5G全連接工廠,覆蓋生產、視覺管理、智慧物流等場景,助力多家企業獲評“世界燈塔工廠”;在醫療領域,與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共建全國首家5G全場景智能醫院,實現遠程問診、線上繳費取藥、遠程手術及會診等功能;在文旅領域,重慶釣魚城遺址引入AI歷史導覽系統,通過5G+AR技術還原“千年古戰場”沉浸式體驗。目前,5G應用已融入86個國民經濟大類,中國電信在工業、礦山、電力等領域落地超4.5萬個項目,在新型工業化、低空經濟等領域實現創新突破。
面向5G-A與萬兆光網演進,中國電信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已在超300個城市部署10萬站5G-A載波聚合基站和60萬站RedCap基站。同時,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168個萬兆光網試點項目中的45個,涵蓋18個“萬兆園區”、18個“萬兆工廠”和9個“萬兆小區”。例如,海南三亞保利棲棠小區實現家庭XR、超高清視頻等應用落地;浙江錢江摩托“萬兆工廠”支持單文件50GB極速傳輸和百人協同編輯,顯著提升生產效率。
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中國電信布局“4+4+31+X+O”多級架構,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在京津冀、長三角等核心區域建設兩大萬卡智算集群,天翼云邁入智能云新階段,自有及接入算力總規模達77EFLOPS,提供通用計算、智能計算、超級計算及量子計算多元服務。
人工智能融合方面,中國電信以“息壤”平臺為核心,構建智能云體系,整合算力、平臺、數據、模型與應用五大要素。通過Triless架構實現資源、框架與工具“三重無感知”,企業用戶可快速部署AI應用。數據層面,打造“星海”數據智能中臺,匯聚超10萬億Tokens通用大模型語料和14個行業數據集,總量超350TB;模型層面,研發80多個行業大模型和20多個智能體應用,服務超2萬家行業客戶,并與30余家央企共建“AI+”標桿應用。
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中國電信通過液冷、自然冷卻等技術提升能源效率,自研節能網關與AI潮汐節能系統,推出綠色照明、空調節能等五大“綠改”產品,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節能解決方案,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網絡安全領域,中國電信構建高水平安全保障體系。技術層面,創新云網安全中臺,建成覆蓋31個?。▍^、市)的安全能力資源池,提供可靈活編排的安全原子能力;打造“云堤”網絡攻擊防護平臺及運營商級托管安全服務系統;研發國內首套融合QKD的分布式密碼系統,構建量子安全基礎設施。服務層面,為個人用戶提供量子密話、隱私哨兵等產品;為家庭用戶提供智能視頻鎖、天翼看家等服務;為政企客戶推出“天翼量子密話”和量子加密專線,覆蓋金融、政務等超1000家單位?!半娦艛刀堋睘槠髽I提供數據保護、流監控與安全評估服務,客戶覆蓋政務、通信、工業等多領域。建成行業首個運營商級MSSP平臺,為超10萬家政企客戶提供托管安全服務。針對AI安全挑戰,研發“星辰·見微”安全大模型,構建“四位一體”技術框架,提升主動防御與智能響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