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早盤呈現震蕩上行態勢,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其中,上證指數上漲0.22%至3879.29點,深證成指漲幅達1.07%報13061.86點,創業板指表現尤為突出,上漲2.13%至3084.68點,盤中一度突破3100點整數關口。滬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額達1.52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1468億元,超2000只個股實現上漲。
預制菜板塊成為當日市場焦點,行業指數上漲1.63%。得利斯開盤即封漲停板,國聯水產漲幅超過7%,多只相關個股漲幅均超3%。這一表現與政策層面的重大進展密切相關——由國家衛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通過審查,即將進入公開征求意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新規首次要求餐飲企業披露預制菜使用情況,包括是否使用及具體使用方式。
行業數據印證了預制菜市場的蓬勃發展態勢。2024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850億元,同比增長33.8%,預計2025年將突破6173億元。電商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預制菜銷售額同比增長160%,年輕消費群體占比超過60%。企業注冊數據同樣反映行業熱度,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全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超7.4萬家,2025年以來新增注冊企業約9500家,企業注冊數量在2024年達到峰值。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指出,政策層面持續推動預制菜行業發展,因其具備標準化、集約化、流程化優勢,對完善食品產業鏈條和食品安全閉環具有重要意義。但他同時強調,當前行業發展的關鍵障礙在于消費者接受度不足,主要源于對產品安全性、營養價值的疑慮。因此,盡快出臺國家標準、核發企業牌照、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成為當務之急。
華西證券分析認為,新國標草案的落地將重塑行業格局。標準制定不僅推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出臺,還將促進術語分類、質量標準等配套規范的完善。專家預計,行業將強化"防腐劑禁令+冷鏈升級"要求,這兩項措施預計將推高生產成本15%-30%。受此影響,中小型企業可能因無法承擔改造費用而在兩年內被并購或退出市場,頭部品牌則有望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儲能板塊同樣表現活躍,寧德時代早盤一度大漲14%,創下A股H股同步歷史新高。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該公司在歐洲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取得突破,同時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在儲能領域面臨盈利困境。報告認為,當前備受關注的固態電池技術更多屬于短期炒作,寧德時代的行業領先地位將得到鞏固,其估值在同業中已具備顯著吸引力。
政策利好成為儲能板塊走強的另一重要推動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
汽車產業鏈個股15日盤中集體上揚,豪恩汽電漲幅接近18%,開特股份漲幅超過15%,多只個股漲幅超10%。這一表現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密切相關。方案提出,2025年力爭實現汽車銷量323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20%。
方案特別強調推動智能網聯技術產業化應用,包括開展"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加快網聯基礎設施和云控平臺建設、鼓勵汽車前裝V2X和5G通信模塊、推進北斗系統規模化應用等。在政策支持方面,方案明確將有條件批準L3級車型生產準入,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支持汽車、信息通信、交通等行業企業探索新型商業模式。
方正證券分析指出,政策對L3級車型的松綁,疊加后續權責劃分、智能網聯汽車參數等細則的出臺,將重塑汽車行業競爭邏輯。行業競爭將從單純的價格戰轉向價值維度競爭,智能化將成為車企重要的差異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