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為智能駕駛技術首次與“國民品牌”寶駿攜手,這一跨界合作瞬間引發行業熱議。9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與華為宣布深化戰略合作,雙方聯合研發的智能駕駛系統將率先應用于寶駿全新大六座SUV——華境S。這一舉措標志著華為智駕技術或將突破價格壁壘,首次進入10萬元級汽車市場。
作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中高端品牌,寶駿的定價策略始終保持親民路線。盡管品牌定位高于五菱,但與同級別競品相比,其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業內普遍預測,華境S的售價將低于華為與上汽合作的其他車型,可能下探至10萬元區間。這一價格區間對于華為智駕系統而言,堪稱重大突破。
此前,華為智駕技術主要通過兩種模式與車企合作:智選模式(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和Hi模式(阿維塔、嵐圖、奧迪)。合作對象多為新勢力品牌或豪華車企,產品價格普遍集中在20萬至30萬元區間,尊界系列更突破百萬元大關。尚未上市的尚界H5預計起售價為16.98萬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華為乾崑智駕裝車量達25.5萬輛,在豪華智能車市場的搭載份額高達53.2%。
此次華為智駕技術向10萬元級市場滲透,被視為行業標志性事件。汽車市場分析師梅松林指出,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擴張策略與手機業務如出一轍:通過高端品牌(華為)樹立技術標桿,同時以大眾品牌(榮耀)擴大市場份額。如今,華為智駕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后,開始向中低端市場延伸,這是提升系統搭載量的關鍵舉措。
上汽通用五菱龐大的用戶基礎成為華為選擇合作的重要考量。2024年,該企業總銷量達154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超50%,達80萬輛。盡管寶駿品牌近年市場表現平平,但其背后的體系優勢不容忽視。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曾透露,華為車BU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直至2025年上半年才實現首次盈利。這一轉變不僅得益于智選車業務的支撐,Hi模式的快速推進也功不可沒。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析師葉正平強調,寶駿車型覆蓋的地域更廣、路況更復雜、用戶駕駛習慣更多元,其產生的海量真實路況數據是訓練和迭代智駕算法的“黃金燃料”。華為的目標是以遠超對手的速度進化,建立技術護城河。為此,華為在寶駿項目上更注重戰略性投入,而非短期利潤。
對于技術品牌形象是否受損的擔憂,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認為,高端供應商與中低端品牌合作通常不會影響技術形象,反而可能通過技術平權實現多方共贏。他同時提醒,市場擴展需要平衡技術適配性、品牌協同、成本控制與長期戰略。
葉正平以英特爾為例指出,華為智駕正朝著“智能汽車時代的Intel”邁進。就像英特爾處理器覆蓋從入門級電腦到高性能工作站一樣,華為的目標是讓“HUAWEI INSIDE”成為不同價位車型的標配。梅松林預測,華為可能會像手機業務一樣,推出定位于中低端市場的智駕系統品牌。
去年3月,余承東曾表示,由于供應鏈成本較高,只有價格超過30萬元的汽車才能負擔華為的解決方案。如今10萬元級車型搭載華為高階智駕,是否意味著成本已大幅下降?顧劍民認為,高階智駕向10萬元級市場滲透是必然趨勢,但需要經歷技術迭代與成本優化的漸進過程。他建議消費者優先關注15萬元價格帶車型的智駕配置競爭,預計2至3年內該區間將出現更多高性價比的智駕車型。
對于寶駿品牌而言,華為智駕系統的加持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葉正平認為,消費者會認為僅花十幾萬就能買到與豪車同源的智能技術,這種“價值錨點”將提升寶駿的市場競爭力。回顧寶駿品牌的發展歷程,其曾憑借親民價格和精準定位創造銷量奇跡,2017年年銷量突破100萬輛。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銷量持續下滑,2024年僅售出4.3萬輛。
近年來,寶駿積極推進品牌煥新,推出新序列車型并加強智能化配置。例如,KiWi EV、云朵、悅也Plus等車型搭載“靈眸智駕0”系統,實現10萬元級別行泊一體智能駕駛;云海車型則搭載與大疆合作的“大疆靈眸智駕0Max”系統。然而,這些嘗試未能顯著改善銷量。在此背景下,寶駿新車華境S押注大六座SUV市場并牽手華為,被視為“背水一戰”的關鍵布局。
多位業內人士看好此次合作前景。華為此前已成功賦能多家車企,智選模式下的問界品牌銷量飆升,Hi模式下的阿維塔、深藍、嵐圖等品牌也獲得更多市場關注。截至2025年8月,華為乾崑智駕累計搭載量已突破100萬輛。梅松林評價道,寶駿在恰當的時間選擇了合適的合作伙伴,借助華為與上汽通用五菱的資源,有望開拓新市場。
葉正平指出,如果寶駿能補齊三電、底盤、品控、服務等領域的短板,并將華為的技術與自身對國民用車需求的深刻理解相結合,打造出“好開、好用、高品質又極度智能”的車型,合作成功的概率較高。但他同時警示,若寶駿僅將華為視為“高級供應商”,而自身能力無法同步提升,最終可能透支市場期待。
梅松林直指合作的核心難點:10萬元市場對華為是全新領域,需開發全新適配方案并壓縮成本。高端市場的成功經驗在此未必適用,屆時能給寶駿帶來多大提升效果尚不確定。上汽通用五菱今年1至8月累計銷售99.9萬輛,同比增長37%,上半年總營收404.82億元,增長22.8%。在此背景下,寶駿華境S承載著企業品牌向上和智能化轉型的重任。
華為智駕如何玩轉10萬元市場,寶駿品牌如何借勢翻身,這些疑問讓此次合作備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