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任飛揚
美編 / 江紫萱
出品 / ITBEAR
7月22日,京東正式宣布將投入10億現金,面向全國招募1000道招牌菜的“菜品合伙人”,并計劃在3年內開設10000家“七鮮小廚”門店。這不是普通的外賣擴張,而是一次對傳統餐飲供應鏈的徹底改造。
過去,餐飲行業最頭疼的問題是:好菜難出省,開店成本高。一家地方特色餐廳,哪怕菜品再受歡迎,也很難在全國鋪開。
而京東這次的做法是:你出配方,我來開店。合伙人只需提供招牌菜的配方,剩下的制作、品控、銷售全部交給京東的“七鮮小廚”搞定。入選的每道菜,合伙人能直接拿到100萬保底分成,后續銷售還能繼續分錢,品牌餐廳和個體廚師均可報名參與。
更關鍵的是,京東這次不玩“補貼大戰”,而是主打“現炒現做+透明廚房”。所有食材源頭直采,后廚24小時直播,40項衛生檢驗標準,甚至和專業的消殺機構合作。消費者點外賣,不僅能吃到新鮮現炒的菜,還能全程看到廚師怎么做。
目前,費大廚、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雞、樸大叔拌飯等知名品牌已經報名。如果這個模式跑通,未來我們可能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都能吃到原本只能在線下某家店才能嘗到的招牌菜。
01
10億現金找“菜譜”,100萬保底分成怎么拿?
京東這次招募“菜品合伙人”,核心邏輯是“輕資產合作”。傳統餐飲品牌想擴張,得自己砸錢開店、雇人、管理供應鏈,風險很大。而京東的做法是:你只負責“出菜”,剩下的交給我。
具體來說,合伙人提供一道招牌菜的配方,并參與研發調整。一旦入選,這道菜就會進入京東的“七鮮小廚”體系,在全國門店現炒銷售。
作為回報,合伙人首先能拿到100萬現金保底分成,就是相當于買斷部分權益,其次,菜品后續銷售分成上不封頂,意思就是菜品賣得越多,合伙人分得越多。
這種模式對中小餐飲品牌特別有吸引力。比如,某地方特色小館的招牌菜可能只在本地火爆,但通過京東的供應鏈,它能直接賣到全國,而老板不用自己掏錢開分店。
目前,紫燕百味雞、樸大叔拌飯等品牌已經加入,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隱藏名菜”被挖掘出來。
02
3年開1萬家店,京東的“七鮮小廚”長啥樣?
京東的“七鮮小廚”不是普通外賣店,而是一個“中央廚房+透明后廚”的混合體。首家門店已經在北京東城區試運營,模式是“外賣+自提”,沒有堂食。
這家店有幾個關鍵特點,首先是好吃,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招募、競選菜品合伙人,勝出的冠軍大廚配方肯定不一般;
第二,和市面上很多外賣店不同,七鮮小廚的菜品現炒現做,不用預制菜。
第三,七鮮小廚的后廚24小時直播,消費者能實時看到做菜過程,讓消費者吃得安全放心。

第四,七鮮小廚的食材全部源頭直采,嚴選大牌供貨商品質凈菜工廠,洗切裝配標準化工序。
七鮮小廚的衛生具有40項標準,同時與香港知名衛生管理機構史偉莎合作,定期滅蟲、消殺,讓干凈“無死角”。
京東計劃在3年內開1萬家這樣的店。如果成功,這意味著未來你在任何一個城市點外賣,都可能吃到同一標準的現炒菜品,而不用擔心“這家店好不好吃、干不干凈”。
03
為什么說這是“餐飲供應鏈革命”?
傳統外賣行業有個痛點:平臺賺傭金,商家被壓榨,消費者擔心食品安全。京東這次的模式,試圖從根上改變這個問題。
它不依賴高額補貼,而是靠供應鏈賺錢。劉強東之前說過,京東做外賣的核心是“服務生鮮供應鏈”,而不是單純靠燒錢搶市場。

其次,它把“研發”和“生產”分開。餐廳不用再為開店發愁,只需專注把菜做好;而京東負責標準化生產和品控。這樣既能保證口味統一,又能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它對消費者來說更透明。24小時直播后廚的做法,比單純看商家評分更直觀。如果這個模式成功,未來點外賣可能會像“看直播買菜”一樣,全程可見。
總結
外賣行業的“新答案”?
京東這次的動作,不僅僅是開外賣店,而是重構餐飲供應鏈。它用10億現金吸引優質菜品,用1萬家店實現規?;?,再用透明廚房建立信任。如果成功,這可能成為外賣行業的“新標準”。
對餐飲從業者來說,這是零成本擴張的機會;對消費者來說,這是更安全、更透明的外賣選擇;對行業來說,這可能是擺脫“低價內卷”的一條新路。
這次京東沒走“燒錢大戰”的老路,而是嘗試用供應鏈和標準化破局。未來3年,我們或許能看到外賣行業真正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