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市場,折疊屏技術已成為各大廠商競相追逐的新風口。自2019年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問世以來,六年時光匆匆流逝,眾多主流品牌紛紛推出了自家的折疊屏產品,而蘋果卻遲遲未有所動作。然而,這一局面即將在2026年迎來改變,據可靠消息,蘋果的首款折疊屏iPhone將于該年下半年面世。
近日,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透露,蘋果在折疊屏iPhone的研發上選擇了與三星顯示合作,而非堅持自研。這一決定背后,折射出蘋果在當前折疊屏技術領域的兩大考量。首先,自研折疊屏技術面臨時間緊迫的挑戰,為確保能在2026年如期推出產品,蘋果選擇了更為成熟的三星方案。其次,專利壁壘也是蘋果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相較于三星和華為等先行者,蘋果在折疊屏領域的專利積累相對薄弱,自研之路難免荊棘密布。
蘋果此次選擇三星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外界對其創新能力的質疑。有觀點認為,蘋果在喬布斯離開后,創新步伐明顯放緩,庫克領導下的蘋果更多是在依靠過去的積累維持市場地位。折疊屏手機的延遲推出,以及自研方案的放棄,被視為蘋果在這一新興領域投入不足的表現。然而,也有人認為,蘋果此舉是出于市場策略的考慮,旨在以更成熟的技術和更合理的價格切入折疊屏市場。
據悉,蘋果首款折疊屏iPhone將采用類似華為PuraX的設計方案,但屏幕比例略有不同,為14:10。而華為預計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相同屏幕比例的折疊屏新機,時間上先于蘋果。在市場競爭方面,蘋果折疊屏iPhone的最大對手無疑是華為即將發布的mateX8系列。盡管在單機型銷量上,蘋果有望超越華為,但在折疊屏手機總銷量上,華為憑借其豐富的產品線,仍將保持領先地位。
從市場數據來看,華為在折疊屏手機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約為284萬臺,其中華為占據了76.6%的市場份額,出貨量超過200萬臺。預計2026年,華為折疊屏手機銷量有望突破千萬大關。相比之下,蘋果折疊屏手機在國內市場的銷量預計僅為150-200萬臺,約為華為的20%左右。盡管未來蘋果在折疊屏市場的份額有望逐步提升,但在短期內,華為仍將保持其在該領域的王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