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疊屏手機市場日益成熟的今天,蘋果終于即將加入這一行列。據業內消息,蘋果的首款折疊屏iPhone預計將于2026年下半年面世,但令人意外的是,蘋果將不會采用自研方案,而是選擇與三星顯示合作。這一決定背后,透露出蘋果在折疊屏技術上的兩大挑戰:進度緊迫與專利壁壘。
首先,面對折疊屏手機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蘋果顯然不愿錯過這一風口。然而,自研折疊屏技術需要時間與資源的大量投入,為了確保能在2026年順利推出產品,蘋果選擇了更為成熟的三星方案,以避免自研可能帶來的延期風險。其次,專利問題也是蘋果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相較于三星和華為等先行者,蘋果在折疊屏領域的專利積累相對薄弱,自研方案難以完全規避對手的專利壁壘。
蘋果這一決定,引發了外界對其創新能力的質疑。一些人認為,蘋果正逐漸失去其行業引領者的地位,轉而采取跟隨策略。然而,也有觀點認為,蘋果此舉是務實之舉,旨在快速切入市場并搶占份額。畢竟,在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的今天,折疊屏手機被視為新的增長點。
據悉,蘋果首款折疊屏iPhone將采用類似華為PuraX的設計方案,但屏幕比例略有不同,為14:10。而華為預計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同比例的新款折疊屏手機,搶在蘋果之前發布。這意味著,在折疊屏手機領域,蘋果將直面華為等強勁對手的競爭。
在銷量預測方面,業界普遍認為,蘋果首款折疊屏iPhone的出貨量將較為有限,預計2026年總出貨量約為700萬臺,其中國內市場占比約為20%-30%。相比之下,華為在折疊屏手機市場的表現更為強勁。2025年第一季度,華為折疊屏手機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高達76.6%,出貨量超過200萬臺。預計2026年,華為折疊屏手機銷量有望突破千萬臺大關。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蘋果仍然對折疊屏iPhone寄予厚望。據稱,該款手機將搭載蘋果最新的A19系列處理器,起售價約為15000元。雖然價格不菲,但蘋果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基礎,仍有望在折疊屏手機市場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