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一場訪談中,就AI芯片領域的競爭發表了見解。當被問及華為AI芯片是否有可能在未來取代英偉達在AI訓練中的地位時,他坦然回應,這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黃仁勛強調,英偉達在AI領域已經深耕三十年,而華為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已展現出強大的實力。他指出,自己一直致力于構建AI生態,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華為如今能與英偉達相提并論,這本身就說明了一些問題。他贊賞華為的進步,并表示這是對行業發展的肯定。
在談到中國市場時,黃仁勛表示,他期待更先進的芯片能夠進入中國。他認為,技術總是在不斷進步,英偉達當前的Hopper架構表現出色,H20也采用了這一架構。但他同時透露,未來幾年,英偉達將有更多、更好的技術問世。無論在中國市場能夠銷售何種產品,英偉達都將致力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黃仁勛還對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表示了樂觀態度。他指出,中國在AI技術、機電一體化以及制造業基礎方面擁有三大優勢。這些條件共同構成了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發展上的獨特競爭力。他認為,憑借這些優勢,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有望取得顯著進展。
黃仁勛進一步解釋,中國在AI技術方面的積累為機器人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持;在機電一體化方面,中國的技術水平已經走在世界前列;而龐大的制造業基礎則為機器人的大規模生產和部署提供了可能。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黃仁勛的這番言論無疑為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注入了信心。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有望在這一領域取得更加顯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