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近期針對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研究提出了不同見解。該研究警示,頻繁依賴人工智能(AI)工具,例如ChatGPT進行論文撰寫,可能會削弱用戶的認知能力。盡管黃仁勛坦承自己尚未細讀過該研究報告,但他明確表達了對這一結論的不贊同,并分享了個人的獨到見解。
黃仁勛著重指出,問題的核心在于如何正確運用AI技術。他個人從不將AI視為思考的替代品,而是將其看作一個強大的輔助學習工具,幫助他掌握新知識或攻克復雜難題。他認為,有效利用AI實際上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而提出富有洞察力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高級認知技能的體現。他鼓勵人們在與AI互動時,要學會對AI提供的答案保持批判態度,并通過不斷提問來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黃仁勛進一步闡述了如何高效利用AI的方法:不應僅僅滿足于AI的初次回應,而是要進行深入追問,并通過多個AI工具的結果進行相互驗證。他將這種做法比喻為“集思廣益”,認為這有助于增強個體的批判性思維。
黃仁勛堅信,只要方法得當,使用AI非但不會降低智力水平,反而能促進人的認知能力的提升。他建議所有涉足這一領域的人,都應培養起對AI答案的批判性審視能力。
對于AI領域的年輕從業者,黃仁勛強調,他們必須深刻認識到AI技術的革命性意義,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突破。他指出,AI技術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非偶然,這一技術成果能夠模擬智能,并在大規模范圍內執行各種復雜任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