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迅猛發展,不僅產品迭代速度領先全球,而且在國內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已迅速攀升至50%以上。國產新能源汽車與特斯拉攜手,給傳統合資品牌帶來了巨大壓力,迫使它們不得不通過頻繁降價來爭取市場份額。
盡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強勁,但仍有一部分人對新能源汽車持抵觸態度,他們被稱為“恨電派”。然而,這種抵抗在歷史的大潮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只能延緩卻無法阻止新能源汽車最終取代燃油車的趨勢。
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相關部門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今年年初,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明確新能源汽車政府采購比例要求的通知》,明確要求采購人應加強公務用車政府采購需求管理,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對于滿足實際使用需求的新能源汽車,年度公務用車采購總量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原則上不得低于30%。對于特定類型的公務用車,如路線固定、使用場景單一的機要通信用車,原則上應100%采購新能源汽車。在租賃車輛服務時,也應優先租賃使用新能源汽車。
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公務用車開始采用新能源汽車,其中比亞迪的占比尤為突出。這不僅是對比亞迪作為國內最早投入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并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領先品牌的認可,也反映了相關部門在采購公務用車時,對車輛可靠性、穩定性和經濟性的嚴格考量。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憑借其出色的性能,成功滿足了公務用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