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ism 報道,通常被視作達到或超越人類智能的 AI 模型,盡管其定義尚未統一,但卻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終極目標之一。OpenAI 將其定義為 “高度自主的系統,在最具經濟價值的工作中勝過人類”。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是 AGI 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 OpenAI 即將能夠宣布其 AI 產品已達到 AGI 熟練程度。
然而,微軟對此卻持有不同看法。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對 OpenAI 能否實現 AGI 持懷疑態度,他曾在 2 月份的一個科技播客上稱 “我們自稱某個 AGI 里程碑,這只是荒謬的基準黑客攻擊”。這一言論與他此前被奧特曼描述為 “AGI 信徒” 的形象大相徑庭,也震驚了一些 OpenAI 官員。
這種分歧不僅僅停留在學術層面,更對雙方的合作合同產生了關鍵影響。根據 2019 年微軟對 OpenAI 的投資協議,一旦 OpenAI 系統被判定達到 AGI 水平,OpenAI 有權限制微軟獲取其后續技術成果。這意味著,若 OpenAI 宣布實現 AGI,微軟將失去對 OpenAI 未來產品的訪問權,這對于深度依賴 OpenAI 技術的微軟來說,無疑是一個 “交易破壞者”。
利益之爭:合同條款引發的博弈
微軟對 OpenAI 的投資已超過 130 億美元,并為其提供了訓練和運行 AI 模型的硬件。作為回報,微軟擁有 OpenAI 技術的獨家使用權,旗下許多產品如 Microsoft 365 Copilot 都嵌入了 OpenAI 的技術與模型,這讓微軟在 AI 搜索等領域保持了一定優勢。
但隨著 OpenAI 在 AI 領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其在多模態 AI、推理能力與自主進化技術上的突破,微軟開始擔憂 OpenAI 會惡意宣布達成 AGI,以終止微軟的技術訪問權,從而使自己失去對 OpenAI 下一代技術(如 GPT-5、GPT-6)的優先使用權。因此,微軟希望修改合同條款,刪除 AGI 相關的 “中斷技術訪問權” 條款,或至少將 AGI 判定權交由第三方機構,如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或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然而,OpenAI 拒絕了微軟的要求。OpenAI 傾向于采用 “功能主義” 定義,即以系統實際能力(如通過圖靈測試變體、解決復雜科學問題)作為 AGI 判定依據,擔心第三方機構判定會損害其技術機密。目前,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談判已陷入僵局。
其他矛盾:合作關系雪上加霜
除了 AGI 相關的分歧,OpenAI 與微軟之間還存在其他矛盾點,這些問題讓雙方的合作關系更加復雜。
在產品競爭方面,OpenAI 的 ChatGPT 正不斷蠶食微軟 Copilot 在企業辦公助手中的份額。微軟銷售人員透露,在推廣 Copilot 時,難以向客戶清晰解釋其與 ChatGPT 的差異,因為兩款產品核心都基于 OpenAI 的模型。許多公司的員工更傾向于使用 ChatGPT,如制藥巨頭安進曾為員工購買微軟 Copilot,但僅一年后就更換為 ChatGPT,原因是后者的功能和體驗更優。
OpenAI 收購的編碼初創公司 Windsurf 與微軟的產品存在競爭關系,微軟希望獲得相關權利,但遭到 OpenAI 拒絕。同時,OpenAI 正在研發一款集文檔協作與即時通訊功能于一體的辦公套件,該套件可與谷歌 Workspace 和微軟 Office 相匹敵,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劇雙方在辦公軟件領域的競爭。
在公司重組與股權方面,OpenAI 正試圖轉型為營利性公益公司,微軟作為其最大外部股東,擁有重組批準權。微軟要求在 OpenAI 獲得更大的股份,據報道,在最近的談判之后,它可能會接受 35% 的所有權。而 OpenAI 則希望微軟放棄對其所有未來利潤的權利,以換取新公司 33% 的股份。雙方在股權和收益分成等方面的洽談仍未達成一致。
尋求破局:雙方的壓力與抉擇
對于微軟而言,保留對 OpenAI 技術的訪問權限至關重要,這關系到其在 AI 競賽中的地位。根據當前合同,微軟目前被限制自行開發 AGI,該合同將持續到 2030 年,若失去 OpenAI 技術支持,微軟可能面臨技術代差、戰略被動等風險。因此,微軟一方面希望通過談判修改合同條款,保障自身權益;另一方面,也在加速自研 AI 模型,試圖減少對 OpenAI 的依賴。
OpenAI 同樣面臨巨大壓力。若無法完成重組為營利性機構,它可能會失去高達 200 億美元的資金。為了擺脫對微軟的過度依賴,OpenAI 已開始尋求其他硬件合作伙伴,與甲骨文達成協議,由甲骨文購買價值 400 億美元的 Nvidia AI 芯片為其新數據中心提供動力,還與谷歌談判以獲得計算能力。同時,有報道稱 OpenAI 正在考慮對微軟提起反壟斷訴訟,以此作為 “核選項”,迫使微軟在談判中做出讓步。
盡管雙方矛盾重重,但在一份發給路透社的聯合聲明中,OpenAI 與微軟表示,“我們有著長期且富有成效的合作關系,為大眾帶來了出色的 AI 工具。談判仍在進行中,我們樂觀地認為未來數年我們將繼續攜手合作”。然而,市場仍在觀望,雙方能否達成妥協,未來是繼續深化合作,還是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將直接影響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的格局,也備受業界和投資者關注。
總之,OpenAI 與微軟之間圍繞 AGI 的爭論,本質上是商業利益與技術控制權的博弈。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雙方如何平衡各自利益,找到合作的新平衡點,將是決定其未來發展走向的關鍵,也將為整個 AI 行業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