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移智庫正式發布了《2025年5G-A通感一體測評方法白皮書》,該報告深入探討了5G-A通感一體技術的測評體系構建,為這一前沿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5G-A作為5G技術的重要演進階段,通過通信感知一體化技術,實現了通信與感知功能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在于“一網多能”的理念,通過共享頻譜、硬件及算法資源,為低空經濟、安防監控、航道管理等多個領域提供了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然而,隨著5G-A通感一體技術逐步邁向規模化部署,缺乏統一的測評方法與指標評估體系成為了制約其產業化的關鍵障礙。
為了突破這一瓶頸,白皮書系統梳理了5G-A通感一體技術的原理及典型應用場景,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套覆蓋實驗室與外場的全面測評框架。感知性能指標包括位置精度、距離分辨率等,而通感協同性能指標則涵蓋了感知資源占比等關鍵要素。白皮書還詳細闡述了各指標的統計方法,例如位置精度通過對比基站感知數據與高精度的AIS/RTK數據,采用CDF曲線95%精度進行統計,確保了測評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測評框架的指導下,白皮書進一步介紹了實驗室測試與外場測試的具體實施方案。實驗室測試系統以通感基站樣機與無線感知測試儀為核心,能夠精準控制環境變量,模擬多種場景驗證技術性能。而外場測試則更加貼近實際應用場景,分為單站/單簇技術驗證與規模組網測試,涉及測試環境設計、網絡配置以及目標軌跡規劃等多個方面。
為了驗證測評方法的可行性和可復制性,白皮書還列舉了浙江杭州、珠海橫琴、廣東清遠等地的低空通感測試案例。在杭州,通過8站15扇區的組網覆蓋密集城區,驗證了技術的連續覆蓋能力;在珠海,7站19扇區覆蓋6平方公里區域,測試了單站覆蓋與組網探測性能;在清遠,8站24扇區覆蓋5.36平方公里,驗證了單站覆蓋與去重融合能力。所有測試結果均符合預期,充分展示了5G-A通感一體技術的實際應用潛力。
白皮書不僅為5G-A通感一體技術的成熟度驗證、迭代升級及規模化部署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指導,還推動了行業內統一測試與評估方法的形成。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5G-A通感一體技術在低空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未來,持續完善測評方法以適應技術演進,提升技術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將是推動其全球應用推廣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