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文水縣,95后的李詩宣正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商業傳奇。這一切的起點,源自他童年時母親講述的太姥爺走西口的故事。那些關于祖輩如何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徒步穿越草原與荒漠,將牲口販往太原、陜西等地,再帶回糧食交易的往事,悄然在李詩宣心中種下了創業的種子。
七八十年前的艱辛旅程,不僅促進了物資的流通,也為兩地帶來了繁榮。正如《喬家大院》所展現的,晉商們以地緣為紐帶,開辟出縱橫萬里的貿易網絡,他們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李詩宣便是其中之一,盡管他曾一度以為自己會像多數年輕人那樣,離開家鄉前往大城市。
2015年,在外求學的李詩宣因一次偶然的電商平臺購物經歷,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他驚訝于電商平臺的拼價規則,輕松賣出了第一單老家特產汾酒,賺了30元。這小小的成功激發了他的商業熱情,他開始專注于互聯網電商,甚至在大一時就成立了自己的電商公司,代理全國爆款商品。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庫存管理不善和銷路問題,他的電商團隊在2019年解散,留下了60萬的債務。
面對失敗,李詩宣沒有放棄。他回到老家,重新審視自己的家鄉資源。文水縣以肉牛養殖聞名,擁有近3500家肉牛養殖場,年出欄量超過27萬頭。然而,養殖戶們深受批發商和檔口的限制,利潤微薄。李詩宣意識到,牛肉或許能成為他翻身的契機。他聯系上了當地的屠宰場和養殖戶,以誠意為本,承諾給予最優價格,共同承擔市場風險。這一務實的做法,讓他的店鋪在牛肉市場的旺季迅速崛起,一款牛頭肉熟食更是月銷售額突破百萬元。
隨著線上生鮮市場的競爭加劇,李詩宣開始思考如何提升產品的附加值。2022年,他成立了品牌“途象”和“愛妃鮮”,對農副產品進行精加工,憑借高品質獲得了拼多多平臺的首個黑標認證。銷售額隨之飆升,去年他的拼多多店鋪銷售額直逼1.5億元。他還不忘回饋合作的農戶,將部分利潤分享給養殖戶和屠宰場,確保生意的長久發展。
與李詩宣不同,福建晉江的85后鞋業創業者陳青福,則展現了閩商愛拼敢闖的精神。他的創業之路同樣充滿挑戰。初中畢業便踏入社會的他,憑借不服輸的心,從銷售做起,逐步轉型為電商供貨商,最終成為晉江供應鏈的頭部玩家。然而,生意進入瓶頸后,他決定放手一搏,花一億收購公牛世家品牌,從白牌代理轉型為品牌經營者。
這一決定起初并不被看好,畢竟傳統廣告時代已經過去。但陳青福堅信閩商開天辟地的精神,利用當地強大的供應鏈和互聯網電商的崛起,舍得投入現金進行產品研發。與當地職業技術學校建立產學研基地,提升品質和款式。新電商的玩法讓公牛世家迅速打開市場,僅一年后銷售額就突破了千萬元大關。
無論是李詩宣還是陳青福,他們的故事都展現了新時代商人的風貌。他們不僅繼承了傳統商幫的經驗,更在此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實現了商業創新。李詩宣在文水縣推動了肉制品產業的升級,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陳青福則讓公牛世家這一品牌煥發了新的生機,為中國制造贏得了國際尊重。
在中國電商行業觸及增長天花板的背景下,拼多多等平臺也在積極尋求變化。推出高質量發展戰略、惠商新舉措等,為中小商家提供了更多機遇。李詩宣和陳青福等創業者正是抓住了這些機遇,實現了產業的煥新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