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汽車制造業內的兩大巨頭——奧迪與奔馳,相繼做出了關于燃油車生產計劃的重大調整。先是奧迪宣布將延長其燃油車型的生產周期,緊隨其后,奔馳也表達了類似的戰略考量。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梅賽德斯-奔馳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康林松透露,公司正在對發展路徑進行“戰略性微調”,決定延長內燃機車型的生產時間,而非急于全面轉向電動化。早先,奔馳曾設定目標,力求在2030年根據市場條件實現產品的全面純電動化。然而,面對電動車市場滲透速度未及預期的現狀,康林松認為,對于成熟的汽車制造商而言,并行推進燃油與電動技術的發展是最理智的選擇,兩者均不應被輕易放棄。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024年奔馳的全球銷量下滑了23%,但電動車市場卻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全球電動車銷量激增超過25%,總量達到1700萬輛。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2025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的銷量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同比增幅預計為25%,總銷量將接近220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將繼續占據主導地位,預計貢獻全球銷量的近三分之二。
面對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德國豪華車三巨頭之一的奔馳,以及它的同行們,顯然已經意識到,在未來的整個2030年代,繼續提供燃油車和電動車并行的產品線,將是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必要策略。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汽車制造商對市場動態的敏銳洞察,也預示著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傳統燃油技術與新興電動技術將長期共存,共同推動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