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舞臺上,榮耀CEO李健發表了一場引人深思的演講,主題聚焦于“開放共生,眾木成林,讓AI走進生活”。他深入剖析了AI技術的演進歷程,并明確指出,AI正迎來從“思考”向“行動”的重大跨越,技術的實際應用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李健強調,AI技術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為此,他提出了組建AI終端生態聯盟的倡議,旨在聯合AI模型企業、運營商、互聯網生態企業以及AI終端企業,共同打破“場景、信任、性能”三大壁壘,推動AI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轉變。榮耀Magic V5,被譽為業內“最強AI智能體手機”,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夠將云端技術無縫延伸至用戶手中。
在探討AI發展面臨的挑戰時,李健指出,盡管AI大模型眾多,但在實際應用中,用戶仍需通過輸入指令與模型交互,這限制了AI的普及和深入。他認為,AI的未來發展需經歷三大轉變:從模型性能競爭轉向落地能力競爭,從工具效率定位轉向結果閉環定位,從云端計算形態轉向貼身存在形態。而Agent與硬件的結合,正是支撐這一轉變的兩大支柱。
硬件作為AI與用戶之間的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榮耀認為,AI要實現生活化落地,離不開軟硬件的深度協同。以OpenAI收購硬件公司為例,這一舉動標志著AI戰略重心正在從云端模型向物理硬件轉移。硬件不僅是AI技術的載體,更是AI與用戶日常交互的“第一接觸點”,它使AI能夠以自然的方式融入用戶生活。
榮耀Magic V5的發布,標志著AI技術從“思考”向“行動”轉變的關鍵節點。在這款手機上,“落地能力”成為了AI技術的核心競爭力。Agent作為核心交互窗口,既是用戶與AI之間的“翻譯官”,也是任務執行者。它不僅能夠精準理解用戶意圖,還能調度各類工具鏈完成任務規劃,最終輸出閉環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硬件作為核心生態載體,其角色也在發生變化。它不再是單純的算力容器,而是AI“人格化”的物理呈現。通過與用戶的深度交互,硬件成為AI融入生活的實體媒介。榮耀Magic V5通過傳感器感知用戶需求,以終端為“共生”場景,持續匯聚行為數據以反哺AI進化,最終形成了“設備即服務中樞”的生態閉環。
為了推動AI真正走進用戶生活,榮耀致力于打通“場景、信任、性能”三大閉環。在場景應用層面,AI面臨著斷層、碎片化和設備間不協同的痛點。榮耀通過打破數據、服務、設備等方面的孤島,實現了AI跨平臺整合數據、不同平臺開放合作以及設備間AI互通。
在信任方面,AI存在著“胡說八道”、隱私泄露和倫理爭議等風險。榮耀通過端側加密、安全存儲等措施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同時加強倫理規范以確保AI技術的正當使用。在性能方面,榮耀通過端云協同和軟硬協同的方式,提高了AI任務的執行效率和能耗表現。
榮耀Magic V5在日常辦公中的表現尤為亮眼。它憑借“全棧個人知識庫”實現了對隱私、敏感數據的高效查詢和調用,同時支持“全域智能體協同”和“全品牌終端互聯”。這使得榮耀Magic V5成為用戶擁有PC級生產力的貼身伙伴,無論是與華為還是蘋果設備的互聯互通,都能輕松應對。
最后,李健呼吁AI模型企業、運營商、AI終端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四方力量協同合作,以開放的生態、思想和理念為基礎,共同走出中國AI產業的差異化路徑。通過聯合技術創新、標準定義、商業模式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持續合作,推動AI終端的穩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