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迪的故鄉德國,一場關于汽車定價的有趣對比正在上演。奧迪Q3插混版,這款貼著經典“四個圈”標志的車型,起售價定為49,300歐元。而另一邊,來自中國的比亞迪宋PLUS DM-i,這款新能源明星車型,在德國市場的定價也恰好略高于五萬歐元。在德國,宋PLUS DM-i不再是以往認知中的國民車型,而是搖身一變,成為了奧迪Q3插混版的豪華平替,甚至價格還高出幾百歐元。
然而,當這場價格錯位游戲被放回中國市場時,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德國市場上,奧迪Q3插混版在扣除19%的增值稅(VAT)和10%的關稅后,離岸價大約為37,655歐元,這一價格實際上比比亞迪宋PLUS DM-i還要低。這意味著,在同樣的德國市場,奧迪Q3插混版的出廠價格反而更低。
回到中國市場,比亞迪宋PLUS DM-i成為了國民之選,起售價僅為13.58萬元人民幣,頂配也不過17.58萬元,不到德國售價的兩成。反觀奧迪Q3燃油版,在中國的起售價已經高達27.88萬元,頂配更是逼近33萬元,而這還是1.4T配7速雙離合的前驅版本,并未搭載任何混動系統。
假設奧迪將Q3插混版原封不動地引進中國,其定價策略將面臨巨大挑戰。考慮到25%的整車進口關稅、約10%的消費稅(針對混動1.5T檔位)、13%的增值稅,以及清關費、運費、認證費、渠道利潤等成本,這臺車的落地售價預計將超過46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在德國賣49,300歐元的車,到了中國將變成46萬以上,比宋PLUS DM-i高出整整30萬元。
當然,有人可能會提出,如果奧迪Q3插混版在中國國產,成本將大幅下降。事實上,目前國產燃油版Q3的售價在28–33萬元之間,如果換成插混版本,并保持奧迪一貫的定價策略,其售價大概率會落在36–39萬元的區間。盡管比進口版本便宜,但與宋PLUS DM-i這類主流插混SUV相比,仍然高出兩個檔位。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在德國與比亞迪平起平坐的奧迪Q3插混版,回到中國后就變得高攀不起?這背后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豪華品牌國產后的利潤率極高;二是合資體系不愿打破現有的定價天花板;三是國產新能源競爭者實力強勁,根本不給合資品牌定價下探的機會。奧迪也曾嘗試調整定價策略,如將A6插混版定價在40多萬區間,但最終卻賣成了庫存車。反觀理想、問界、比亞迪、哪吒等新勢力品牌,它們將30萬以內市場視為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