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數字化轉型浪潮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已成為國家戰略的關鍵一環。隨著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加速,核心業務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控性成為了衡量車企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一汽奔騰,作為國內知名的自主乘用車品牌,業務涵蓋了從研發設計到供應鏈管理再到整車制造的全產業鏈。然而,其核心業務系統長期依賴國外數據庫,雖然一度支撐了龐大的訂單處理、經銷商數據協同及用戶信息管理,但近年來卻頻繁亮起紅燈。在業務高峰期,數據庫響應延遲導致業務卡頓,跨國數據傳輸受外部因素影響出現中斷,且年度授權費用不斷攀升,這些問題不僅限制了業務的進一步擴展,更觸及了數據安全的敏感神經。
國外數據庫帶來的三重枷鎖,讓一汽奔騰陷入了技術困局。首先,國外數據庫的傳統架構難以適應汽車行業特有的業務邏輯,如車型配置管理的海量選裝組合實時查詢、供應鏈協同的多級供應商數據同步等場景,導致生產排產系統在高峰時段事務處理延遲顯著上升,生產線面臨停擺風險。其次,數據安全防線存在非自主隱患,國外數據庫廠商的遠程維護權限可能成為數據泄露的源頭,而安全補丁更新周期與國內信息安全要求存在時間差,使系統長期暴露在風險之中。最后,國外數據庫的階梯式收費模式成為了企業發展的沉重負擔,高昂的授權費與硬件更新投入,以及長期雇傭外籍技術團隊的需求,使得企業在技術依賴上陷入被動。
為了打破這一困局,一汽奔騰踏上了國產數據庫替換的實施路徑。面對多年積累的海量歷史數據,遷移工程復雜而艱巨。技術團隊采用分級校驗體系,針對國內外數據庫索引機制的差異,開發了智能轉換工具,通過模式匹配自動生成適配腳本,成功實現了數據的無縫遷徙。在系統適配方面,原有業務系統與國外數據庫深度耦合,大量前端代碼中嵌入了數據庫特定語法。為了避免重寫代碼帶來的漫長工期和高額投入,團隊采用了兼容層技術,無需修改代碼即完成了適配,測試階段并發處理能力顯著提升。在工程管理上,為了保障業務連續性,雙方團隊采用了多維并行策略,大幅縮短了改造周期,期間未發生業務中斷。
國產數據庫替換完成后,一汽奔騰取得了顯著的轉型成效。數據主權得以回歸,核心數據存儲于國內自主可控的硬件集群,實現了數據管控本地化。在國家網絡安全檢查中,系統表現出色,模擬高級攻擊下保持零漏洞,安全響應速度大幅提升。同時,企業獲得了數據庫內核級修改權限,可根據業務需求定制安全策略,為關鍵數據提供了多重防護。在業務效能方面,新系統在訂單處理、供應鏈協同、客戶服務等方面均實現了質的飛躍,新車上市時的配置查詢效率大幅提升,生產排產系統的優化使得整車下線周期縮短,年產能顯著提升。
經濟效益方面,一汽奔騰也取得了顯著改善。軟件授權費與硬件投入大幅下降,年節省成本可觀。釋放的技術團隊可以自主進行數據庫優化和二次開發,將節省的資金投入前沿技術研發,相關項目得以提前落地。人力結構也得到了優化,本土技術團隊占比顯著提升。一汽奔騰的成功實踐,為國產數據庫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樹立了標桿,多家車企紛紛啟動類似改造,國產數據庫在汽車行業市占率顯著提升。
目前,一汽奔騰與國產數據庫廠商正攜手展開新一輪技術探索。基于國產數據庫內核開發汽車行業專屬引擎,針對車聯網數據高并發寫入、自動駕駛數據實時分析等場景進行深度優化。這一舉措不僅將進一步提升一汽奔騰的核心競爭力,也將為中國車企在全球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中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