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初春時節,電動車市場迎來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流,特別是高端電動車品牌首當其沖,感受到了市場的陣陣涼意。
降價風暴席卷了整個行業,各大品牌紛紛祭出歷史性的折扣力度。就在上個月,純電動車市場經歷了一場價格大戰,多款車型的降價幅度驚人,有的甚至超過了40%,最高降幅直逼50%。這并非簡單的季節性促銷,而是整個電動車行業在嚴峻市場環境下的生存掙扎。
在這場降價風暴中,豪華品牌成為了重災區。寶馬的多款電動車型,如iX、i3和iX3,降價幅度均超過了40%。奔馳家族同樣未能幸免,EQS、EQA和EQB等車型的降幅更是達到了50%,令人咋舌。蔚來、樂道等新勢力品牌也未能獨善其身,蔚來ET5T的降價幅度達到了42%,而樂道L60這一全新品牌也不得不提供28%的折扣。
不僅如此,緊湊型轎車市場同樣慘烈。上汽通用別克的微藍6成為了降價幅度最大的純電動轎車,單車最高降價達到了7.8萬,降幅超過了45%。風行S50 EV也緊隨其后,對2024款新車進行了7萬多的大幅讓利。
大眾品牌也加入了這場降價大戰。大眾ID.3這款月銷過萬的車型,最高降價達到了5.94萬,起售價已經降至12萬以下。ID.4X和ID.6X同樣不甘示弱,大幅降價以吸引消費者。
五菱家族同樣未能在這場降價潮中獨善其身。五菱宏光MINIEV最高優惠近1萬元,而月銷量穩居前五的五菱繽果2023款也進行了價格下調,市場讓利達到了1.1萬。豐田的bZ3和bZ4X,以及福特電馬等合資品牌的主力車型,也在這場降價潮中紛紛敗下陣來。
這一輪降價潮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隨著各大廠商紛紛涌入純電領域,新車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愈發明顯,價格戰因此不可避免。
然而,對于消費者而言,這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購車良機。曾經高不可攀的豪華電動車,如今降價幅度高達50%,性價比大幅提升。奔馳EQB和EQA等車型在降價后,性價比已經相當突出。
大眾ID.3通過大幅降價,已經在短短一個月內實現了銷量的突破,這充分證明了價格對于市場的撬動作用。對于春節前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而言,無論是看重智能配置的國產車,還是青睞品牌溢價的豪華車,現在都是一個難得的入手時機。
當然,這種降價潮能否持續,尚難以預測。隨著各大廠商不斷調整產品策略和產能布局,這種近乎“自殺式”的價格戰不可能永遠持續。但對于消費者而言,電動車市場的這場寒冬,或許正是他們迎接春天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