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關于全球最昂貴Labubu玩偶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款初代的薄荷色Labubu玩偶以驚人的108萬元人民幣價格成交,迅速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
這款玩偶的火爆不僅引發了年輕人的追捧,也讓不少網友直呼“世界太瘋狂”。然而,這并未阻擋Labubu在全球范圍內的魅力擴散。從蕾哈娜到貝克漢姆,再到Lisa等全球明星,紛紛為Labubu帶貨,其熱度可見一斑。甚至,倫敦和日本的泡泡瑪特門店因黃牛搶購而一度暫停銷售Labubu。
作為Labubu的創造者,泡泡瑪特也因此受益匪淺,市值水漲船高。今年以來,泡泡瑪特的股價漲幅超過170%,創始人王寧也因此成為河南新首富。
盡管泡泡瑪特一路高歌猛進,但圍繞它的爭議也從未停歇。有人瘋狂追捧,也有人難以理解。Labubu的粉絲們狂熱搶購新品,而旁觀者則認為這只是情緒化的消費沖動。然而,Labubu背后的價值真的僅限于情緒嗎?
事實上,Labubu的成功離不開“時代紅利”。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消費者對大額消費愈發謹慎,而百元級的情緒消費品卻逆勢崛起。Labubu恰逢其時,滿足了Z世代消費者對情感陪伴和新奇刺激的需求,成為了新型的社交貨幣。
Labubu還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的情感共鳴符號。其創作者香港藝術家龍家升曾表示,希望Labubu能代表年輕人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一面。這個有著圓臉尖耳、9顆尖牙和邪魅笑容的玩偶,精準擊中了年輕人的反叛心理,成為了他們表達自我的精神符號。
明星效應更是進一步放大了Labubu的影響力。從Lisa到蕾哈娜、貝克漢姆等歐美一線明星,Labubu的商業勢能不斷累積,成為了時尚潮流領域的產品符號。
然而,Labubu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隱藏著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一套“造星術”。王寧深知IP生命周期的不確定性,因此泡泡瑪特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IP的開發和運營,構建了一套成熟且完善的IP孵化與運營體系。
通過與全球超過350名藝術家的緊密合作,泡泡瑪特擁有了近百個IP,其中13個IP的營收已經破億元。團隊能夠快速捕捉市場趨勢,獲得優先合作的機會。同時,泡泡瑪特還通過開發多形態產品來延長IP的生命周期,如玩具、首飾、周邊等。
除了IP運營,泡泡瑪特還擁有自己的供應鏈密碼。潮玩行業人士表示,一個IP的設計并不難,難的是落地成品。因此,泡泡瑪特不斷加大投入打造柔性供應鏈,實現了從IP設計到終端銷售的完整信息鏈路暢通。這也使得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得以持續提升。
在營銷推廣方面,泡泡瑪特同樣不遺余力。其IP在全球范圍內頻繁亮相,從盧浮宮的展覽到曼谷門店的咖啡社交區,再到遍布全球多個國家的專賣店。泡泡瑪特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進行聯動,邀請網紅達人打卡互動,形成短視頻營銷,成功將IP融入全球消費者的生活場景。
盡管泡泡瑪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關于其市值是否存在泡沫的爭議也一直存在。隨著股價的不斷攀升和創始股東的高位套現,市場對公司估值的擔憂日益加劇。然而,王寧卻表示不太在意股價的波動,更聚焦于公司的長期主義。
目前來看,泡泡瑪特已經具備了持續打造IP的生態能力,但仍需面對諸多挑戰。如何著手打造下一個Labubu、如何解決供應鏈效率、黃牛炒作、品質控制等問題,都是泡泡瑪特需要盡力消除的不確定因素。
Labubu的成功,是新消費風口、全球化社交需求、Z世代情緒消費以及資本助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市場風口瞬息萬變,泡泡瑪特能否讓IP順利穿越周期,還需時間檢驗。